昨晚收拾行李,今天一大早赶高铁站,等在列车平缓行驶,已近12点。
“周四,抄写任务还没完呢!”正巧本子在行李箱中不方便拿,也只能从包包取来笔和抽出纸巾,开始抄《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中途水断墨,抽出笔芯才发现没墨了,真是一波三折,好在写着写着也过来了。
写完后12:10,想着既然时间过去,那么就现在的境况填一首词?于是脑海构想昨晚收拾到两三点今天早早起床的事,还是弟弟说让我带些坚果等吃的回家。
于是开始研究《乌夜啼》的平仄,“不对,这词从前背过,叫《相见欢》。”忽而想起同样的词调可以有几个词牌名,比如“鹊踏枝”和“蝶恋花,查了一下,果然,“乌夜啼”词牌名,又有“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的别称。
了解之后,再次把想表达的大意脑海过一遍,然后琢磨着填了起来,如下:
《相见欢•归家》
夜深拾掇行囊,喜归乡。糖饼油团脆枣,倍儿香。
路非长,问候常。两高堂,小径芒草斜阳,相扶将。
因为第一句尾字是“囊”,只能以平水韵的七阳平声为韵了。第一句,确实昨晚收拾的行李,带回去的特产巨香,又很甜。回去不过四五小时,但爸妈总是打好几个电话问“到哪了,到哪了”——问候常。高堂是父母尊称,目的地是个草木葱郁的小村庄,窄窄公路两旁尤其多,爸爸就骑着电动车来接我,妈妈就在村口等着我们回来。所以像木兰诗那样“出郭相扶将”。“相扶将”不是想表达他们互相搀扶来接我,而是都在等候的意思。因为我平日不写诗词,脑海没有词汇精确表达,所以也只能乱凑字了。
另外“路非长”“问候常”的长和常,应为仄声,却用了平声,因为这个韵下的90%的字都是平声,而仄声有“忘、踉、蒋、庆、障、痒”这些字,我除了“问候常”改为“心难忘”,其它为了押韵而凑成的意思不对,也过滤掉了。好选不选,选囊为韵,这下给自己个大绊子了吧?所以要做词,选好写的韵也是很重要的。
还有,“芒草”的草不应是仄声,但我不想改为“绿芒”,因为现在的芒草有黄有绿,改了“绿芒”和斜阳的昏黄就色调不搭了。所以为了我的意思,没有改平仄。
唉,平仄对不上,这作品失败了吧。但它记录我一时一地的心得,是独一无二的,是有意义的。
独一无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