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1个笔记本就能搞定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1个笔记本就能搞定

作者: 聂筱筱倩 | 来源:发表于2019-05-06 17:30 被阅读0次

在三毛眼里,拾荒是一件充满了乐趣的事。

一根弯曲的棍子可以变成游戏时的魔法棒,一个废弃的瓶子洗干净放在阳光下会放出光芒,几块落满泥土的花布拼起来是一幅迷人的风景图......

为了装饰与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的家,三毛继续发展她拾荒的爱好,将别人丢弃的废物再加工变成房子的装饰和家具……

相信很多人都会羡慕这样的三毛吧。

作为蕙质兰心的女子,能变废为宝,将荒芜的生活过成一朵花,多么令人艳羡。

诚然,现代人恐怕没有什么机会靠拾荒来装饰家,但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来体悟一下什么叫“变废为宝”。

这里所说的“废”,不是指被人丢弃的垃圾或废物,而是一些“可能看上去没什么用、或不知能用在哪里的信息”。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告诉我们:一元化笔记法就需要我们从收集这样的信息开始做起。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的时间普遍不够用,且精力非常有限,如何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整理出自己需要的部分,无疑成了一种能力。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这本书为我们介绍了如何使用一本笔记本来有效搜集和整理信息。它的作者是奥野宣之,那本《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也是他写的。

不要说你已经很久没用过纸笔了;不要说你觉得搜索引擎足够让你找到任何信息;不要说做笔记这件事你根本没兴趣……

因为这本书适合每个人,它可以帮你锻炼深度思考;会让你在工作中创意连连;会让学生党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规律;会帮写作者积累信手拈来的可用素材;会帮家长留存一份最珍贵的育儿回忆……

而获得这个方法,只需占用你几分钟的时间。现在来一起看一下——

一元化笔记法,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平日里只需将信息保存在一册可以反复翻阅的笔记本中。

它的特点是:因为简单,所以实用。

一元化笔记法的3个优点

1. 简洁、简单

不用考虑任何问题,只需将信息抛入笔记本即可。

说白了就是从你早晨一起来,到晚上入睡前,将这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想;吃工作餐的途中顺手接过的宣传单、一次性筷子套、印着logo的餐巾纸;超市购物的机打小票、好看的包装袋;拜访客户时收到的名片等……都记录或粘贴在本子上。然后再乘以365天。

总之,可以是任何有趣的、酷炫的、美丽的、可爱的、想要的、想尝试的、能让工作生活更方便的东西。

先别嚷嚷“那不成了捡破烂的嘛”。

别忙,这只是你搜集信息的第一步,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三毛“拾荒”的第一步,看到好看、喜欢、不管是否有用的东西,先“拾”了再说。

2. 可以无压力地持续使用

可能你会问,我干嘛要做这么多呢?不是瞎耽误工夫吗?我只搜集看起来能用上的信息不就行了吗?比如说我是做金融的,那我只看这方面的相关内容不行吗?

作者告诉我们,这样做没有任何作用。为什么呢?因为——

①收集的信息都是类似的,只会使你更加熟悉同业者的情况,这是无法激发创意的

②只从“看上去实用”的角度来挑选的话,会错过一些有趣的、能激发灵感的信息,而且因为内容过于单一、严肃,会在将来重读时感到痛苦,同时也无法令你跳出专业框架,也起不到融会贯通的作用。

3. 自由度高,可随意调整

可以自由选择笔记本的规格和页数,还可以对笔记本进行改造,或调整记录方式,总之过程会很有趣。

看到这里,也许你还是会问:每天那么忙、或工作千篇一律,有什么可记录的呢?对我来说没用啊。

作者建议,觉得自己总是没创意或者想法简单的人,一定要尝试。

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用了这个方法,你将会得到什么。

一元化笔记法的4个收获

1. 找到加速思考进程的线索

2. 得到新视角和切入点

3. 获得灵感和想法

4. 将想法变为成果

先来看看,作者认为值得收集的素材有:(按时间顺序排列,不需要分类)

工作日志和日记

会议和采访内容记录

与工作有关的资料剪报

信件、明信片

你随手写下的想法与创意的便签纸

报纸和杂志的剪报

书籍的复印件

电影和电视剧的观后感

收到的名片

其他纸质笔记,如旅游时收到的小册子、票据、存根、书的腰封等

怎样利用这些看起来乱七八糟、毫无关联的东西,获得上述4个收获呢?举个例子——

比如说,有一天你的女朋友突然对你很冷淡,你不知怎么回事,这个时候笔记本就派上了用场(前提是你积累的素材足够多)。

你往前一翻,发现了很多关于她的照片、你们一起去吃过的大餐和看的电影、还记录了前天她说闺蜜和她闹别扭了等等一系列信息,这个时候你可能会有几点收获——

1.你很爱她,原来不知不觉间竟一起做过这么多事;

2.重温她的爱好和忌讳;

3.了解了可能令她不愉快的原因。

根据以上几点,你就能知道她的不开心不是因为你,而是闺蜜,然后你就可以对症下药去哄哄她啦。

当然,如果生活中遇到其他问题,也请如此举一反三。说不定从哪条笔记或哪张收据里就能想到好点子。

插图

书写的窍门

1. 字写得清晰可辨

杜绝回看时因辨认不出是什么字而浪费时间的现象。

2. 用罗马字首字母略记

比如说把北京写成BJ等,便于记录,也便于查看。

3. 将常记的内容符号化

R——阅读:看过的书、摘录

M——电影:观后感、印象深刻的台词

T——电视:追过的剧、喜欢或不喜欢的角色

E——饮食:吃过或想吃的美食

便于在繁杂的笔记中一眼找到想要找的内容

4. 体现节奏的分割线

可以直观地把握当时的记录节奏。

比如三天用了一页,或某天的信息量很大之类。

5. 附上标题

可以在日期标签的旁边留白,等回看时,再把题目加上去。

也可以用荧光笔把重点内容圈出来,会更显眼。

6. 空一行,以便再加工

回看时如果有新的感想,可以加上去。

7. 根据场合使用不同的笔

这一项没有硬性规定。

可以按自己的习惯使用固定的符号,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彩色笔进行分类书写。

8. 将笔记本的第一页和最后一页的“超黄金地段”预先空出来

可以粘贴给你带来正能量的照片、或类似于书籍的序言和后记等你认为重要的内容。

9. 在书脊和切口处写上序号

将来你的本子多了以后,就知道这样做的好处了。

插图

作者认为:知识生产需要琢磨,不需要人云亦云,也不需要表达人尽皆知的东西,你需要提出的是让人眼前一亮、出人意料的想法,以及自己独到的见解。

每个人、每天都会从网络上获得大量的信息,只要读过,谁都可以复述,但关于这一类体验的记录,是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写出来的。你写出的原创内容,很可能是别人从未听过的。

而表达出含有你个人特色的内容,需要不断地琢磨。

一元化笔记法,就是一个让你在看到笔记的同时进行思考、回忆、头脑风暴、举一反三的过程。

比如说,作者曾把一名舞者帅气的照片贴在笔记本上,再看时觉得“好帅啊、动感真不错”,然后他就发现,这种活力四射的感觉,应该是从偏低的角度拍摄出来的。后来他在拍照时就会仿照那张照片的角度去观察。

这就叫活学活用,而灵感与契机就来自于之前他无意识的一个拼贴动作。

作者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本子会越来越厚、越来越多,最后留下来的那些厚厚的笔记本已经化身为你度过的那段时光本身。原来什么都没有写的薄薄的笔记本变成了现在这么厚,增加的都是你自己的体验和思考。

就好像看着自己的简历一样——

三年前的这个时候,我在干什么呢?

孩子出生的时候,我在想什么呢?

一天又一天我是怎么度过的呢?

反复认识到这些情况后,你就会知道在之后的人生中要做什么,以及自己真正喜欢的事物是什么。

我的本子:使用前VS使用后

我身边有很多爸妈喜欢给宝宝拍照,记录TA的成长。但我觉得用一元化笔记法也许会更实用。

它没有宝宝相册那么单一,也没有育儿日记那样正规,也不像手帐那样分类多样化,它只是一个某一天到今天的一个完整的、详尽的、包含了所有信息的一个百宝箱。

当你积累的内容足够多,你需要做的,就是和家人一起时常打开这个承载了很多美好瞬间的百宝箱,按时间顺序来一天一天翻看,就像在看电影,是动态的。

因为你们会从很多文字、照片、宣传单、彩页、公园门票、旅游纪念币等五花八门的素材中,重现当时的场景,还可以互相补充,回忆细节。这是多么难得而珍贵的亲子时光啊。

作者道:笔记不仅是积累材料的手段,更代表了一种热爱思考、时刻不忘吸取知识、认真对待生活、重视自身修养的积极态度。

到了这一步,我们就已经完成了“变废为宝”的过程。

其实,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记录时光与生命的厚度,有时很简单,因为它可能只源于一本笔记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有效整理信息》:1个笔记本就能搞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aud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