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区块链研习社区块链大学区块链研究
一次性读懂STO! | STO专题分享会合集

一次性读懂STO! | STO专题分享会合集

作者: 55e841da187d | 来源:发表于2018-11-17 12:50 被阅读1次

10月中旬,美国 SEC批准STO项目合法化,在IC0受到“信仰危机”的情况下,面对各国监管日趋严格,这道指令让STO 如严冬的一簇炭火,给需要融资的区块链项目和项目的投资人带来了希望。但STO究竟能否带来区块链的春天?它到底有什么优势?又解决了哪些问题?面临着哪些期望和挑战?

DRC日前举办了“4晚8个专家”的STO专题分享会,从监管政策、法律合规、可操作性、适用范围、技术标准、产业布局等多方面就STO进行了深度探讨,带您一次读懂STO!

专题分享一

陈云峰:STO的法律合规性分析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目前各国对于区块链、数字货币、数字资产、STO,监管态度都是不一致的。美国常见的三个豁免注册条例包括:Reg D 、Reg S 、Reg A。其中,STO项目按照Reg A 发行获批成功率较低,更多的要基于Reg DReg S 两个项下发行。

中国企业可以通过VIE实现STO,一般架构是:

境内创始人和境外投资人同时持股,在开曼注册离岸公司,通过开曼公司发行ST并在ST交易所流转,开曼公司再通过100%控股香港公司,进而在境内设立外商独资公司,控制境内运营公司。

专题分享二

李刚强:STO是否带来区块链的春天?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STO是ICO山穷水尽、金融证券化市场落入困局的产物。传统金融市场中,全球最好、最优质的资产都面临着最差的流通性,对于其他资产,更加容易遇到流通性的问题。ICO解决了退出时间长、上市概率低的问题,它是股权众筹在币圈找到新的出路,但本质上是天使项目,项目质量难以支撑价值,从价值投资来看,必然不可持续。两者结合就形成了目前STO的解决方案。

STO仍存诸多障碍,如发行时间长、成本高;监管下的STO项目有底层资产作为价值衡量标尺,会造成财富效应减少,降低吸引力。即便STO是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在短期内,也不能对STO将带来区块链春天抱有过多幻想。

专题分享三

谷燕西:STO会成为取代股票的融资方式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就目前来看,STO很可能就是“一场游戏一场梦”。项目方在准备选择STO作为融资方式时,需要从项目发展阶段、投资者选择、投行选择等多维度谨慎选择和考量。

虽然目前STO存在诸多不可行性,但STO的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好的,任何事物发展都会有一定的过程,未来STO或许将会取代股票成为主要的融资工具,企业依旧需要研究STO,并在企业战略制定中对STO加以考虑,以便当STO成为趋势时,能够采用STO方式进行全球范围的融资。

专题分享四

Alan Lee:

新加坡是发行security token的绝佳选择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在新加坡发行STO采用的“基金结构方式”减少了欺诈的可能性,并且所有权有监管的保护和承认,通过定期的会计和审计使始终符合监管,从而减少了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的风险。

对于能产生定期收入、具有正现金流量的企业、会持续增长的企业,如房地产企业,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在新加坡发行STO,但不建议创业型企业。

专题分享五

魏然:八维资本ST产业布局逻辑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按照金融发展的逻辑,tokenization of security会让token的金融属性更多维,未来随着监管技术的发展,将把不同国家的法律规则变成技术上的合规层,而且跨国的监管协同也会出现。

Security Token的产业链包括发行平台及标准、支付平台和稳定币、交易所、KYC、咨询服务公司、流动性提供者等等。其中最主要的参与者是项目方、发行平台,ST交易所。

八维将ST全流程总结为:一个合规的STO,需要由一个合法的主体公司发行一个合法的ST,再让合适的人在合规的平台交易ST。

梳理整个流程,从Pre-STO(STO前)到Issuance(发行)再到Lifecycle-management(全流程管理),八维找到各个环节的关卡,再找到在这些关卡提供服务的头部项目,投资于他们。

专题分享六

黄峤濛:

浅谈Hashgard提出的STO的技术标准TAMT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STO真正走向成熟还需要监管系统性的进行基础设施的架构。在资产上链过程中,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通过传统的SPV方式,大部分资产还无法上链。

承载STO的区块链可能会是联盟链性质的。因为ST是受监管的证券,交易本身需要通过一个超级节点来监控,STO的区块链可能需要实名制。

在对STO深入的研究了解后,Hashgard发布了来自中国团队的首个STO标准——TAMT,其具有充分利用现有的数字资产、节省合规成本、组合数字资产与STO通证等特点,适用于发行私募投资基金、稳定币、ETF/SDR等应用场景。

专题分享七

哈希未来贾英昊、哈希研究院院长江泽武:

资产上链与STO:通证化与证券化的异同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资产上链通证是以所有权为抵押的消费型通证,持有者可以享受消费、收益、所有权,区别于ICO和STO。资产上链通证获得了ICO所不具有的有真实资产抵押的优势,也具备STO所不具备的消费型通证治理成本低参与门槛低的优势,增加了区块链与实体经济碰撞的想象空间。

历时4个月,哈希未来打造出了“以太坊资产上链ERC1540协议”,主要内容包括如何实现资产上链,以及发行资产Key的形态。ERC1540是第一种将实物世界里面的资产所有权定义成一种Asset Token形式的智能合约。通过资产上链ERC1540协议,能够让交易成本几乎为零,能促进全社会资产配置达到最优状态。

更多干货内容请关注DRC微信公众号及DRC社群。区块链发展不止,DRC分享会不断~期待您的加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次性读懂STO! | STO专题分享会合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bbb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