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放假期间在家里聆听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多年来已经成了习惯。我喜欢贝九,这是一部宏伟而充满哲理性和英雄性的壮丽颂歌,这是有交响曲以来第一次将合唱引入交响曲,也称合唱交响乐,合唱部分是以德国伟大诗人席勒的《欢乐颂》为歌词而谱曲的,后来欢乐成为了该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主题。聆听贝九需要怀有一种虔诚的心情,需要心无旁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专心致志去享受庄严美妙的音乐。
还是在1978年我刚到北京上大学的时候,妈妈让我去看望一位在中央乐团担任领导的朋友,妈妈说这位朋友是个歌唱家,他的嘴巴大的可以塞进自己的拳头,我曾经试了试感到很惊讶。在他的家里,他给我讲了中央乐团演出合唱交响乐的盛况,他激动地挥舞着双手说:“不,不要这种声音,”直到木管乐器引出欢乐颂的主题,“这才是我要的。”合唱之声犹如排山倒海雷霆万钧直入九天云霄。听着他的讲述,我得到了贝九的第一次印象。
从那以后,我就一直在寻找贝多芬第九交响乐的录音,从卡式磁带到CD唱盘还有DVD录像,好几种不同指挥和乐团的录音版本。我现在经常听的版本是指挥皇帝卡拉扬与柏林爱乐共同精彩演绎的最后一版,也就是第四版,这个版本于1984年录制完成,气势恢弘、波澜壮阔。卡拉扬用他的理解诠释贝多芬,发挥淋漓尽致,无论每个细节都透视那样的美轮美奂,那一贯华丽而富有标志性的“卡拉扬之声”,是奢华、优雅、内敛外表与强大动力的完美结合,反复倾听都感觉新意犹在。
音乐从音箱里回响起来,1824年贝多芬怀着对自由、平等、博爱精神的热望把欢乐颂献给了世界,近两百年来这部灵魂之作,给人们带来光明和奋进的力量。第一乐章、第二乐章、第三乐章,音乐一篇篇的翻动开来,旋律跌宕起伏,时而压抑、时而悲壮,有时安详宁静,有时却急促不安,其间充满了静观的沉思,强烈的抒情和哲理的宣示。据说贝多芬在这首交响曲中的计划是,“使我们潜心思索前三个乐章,然后逐一加以否定,使我们感到这三个乐章无法达到他所坚信的欢乐。在这三个乐章之后,一个新的主题就将成为欢乐的颂歌。” 你会被第一乐章的执着所感染,你会被第二乐章的活力所带动,更会被第四乐章哲理性的思考所折服……最终,你一定会被“欢乐颂”无涯的胸怀所震撼
每当我听到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同音演奏出来的欢乐颂主题,就感到简洁单纯、朴实无华的乐句,好像一缕阳光冲破浓密的云层洒向大地,整个欢乐主题渐渐地拉开序幕,贝多芬真正的理想王国就在眼前,伴随着激情彭拜的歌词和急速雄壮的旋律,欢乐颂唱出了人们对自由、平等、博爱精神的热望。“欢乐女神,圣洁美丽,光芒万丈照大地,我们心中充满热情,来到你的圣殿里。你的力量,能把人类重新团结在一起,在你温柔的翅膀下,一切人类成为亲兄弟。”在激动人心的歌词和贝多芬超人般旋律的相互烘托之下,四个不同声部人声的独唱、重唱以及大型合唱团的合唱,速度不断地加快,音乐的冲击力越来越强,在层层推进中达到了终极的高潮,欢乐颂得到了升华,人们得到了无以伦比的奋进力量和精神支柱。以欢乐主题为中心,经过热烈的快板和庄重缓和的壮板,到达鼎沸的极急板,乐章的最后,这种气势磅礴的气氛被表现到了极致,整部作品在无比光明、无比辉煌的情景下结束。贝多芬这位自称与上帝为伙伴的伟大音乐家,他的桀骜不驯,促使他的乐魂迸裂出骇人的力量,整个乐曲从头到尾都酣畅淋漓地高扬生命的阳光与积极面向。
我并不是一个很懂音乐的人,我也分辨不清楚那些主题变奏、和弦乐章等等复杂的音乐曲式结构。然而好的音乐是打动人心的,音乐在直接和灵魂沟通,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声音感染着我的身心,就像有一股股电流一直在我身体里游动,那种激动、兴奋、感动、呼唤、幸福、温暖,令我热泪盈眶。一团巨大的能量包围着我,犹如高山大海、惊涛拍岸,音乐不是在渗透,而是直接覆盖身心;音乐不是在点燃,而是直接燃烧溶化了灵魂。然而这种覆盖和燃烧却是温柔、优美、圣洁的,你不会有任何抵触或抗拒,我的身体与音乐一起和谐的共鸣,我沉浸在一种巨大的欢乐和幸福之中,仿佛在与合唱团一起高歌,抒发出内心的激情与澎湃。
永远的贝多芬,伟大的卡拉扬,不朽的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欢乐颂》已成为人类历史长河中永远不灭的自由、和平之明灯。
写于2016-02-1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