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经常看到有人写文章谈称谓的问题,很多人在感叹,“小姐”沦落了,“同志”变味了,然后还说“老师”贬值了。
谈到“老师”称谓的贬值,论者说,曾几何时,老师是一个多么神圣的名字。到如今,老师是多么贬值的一个名字。什么都敢冠以老师的称呼。某某演员,只不过上了一些岁数,便叫作了某某老师。某某高级点儿的技术工人,也被冠以老师的称呼,什么都敢称做老师。比如高晓松老师、金星老师、王宝强老师、李宇春老师等等,甚至日本那个专拍爱情动作片的苍井空也被广大网友戏称为德艺双馨苍老师。
最近几年,娱乐圈内各种各样的人似乎都可以成为老师了,不论演员还是观众,称呼一个演员、主持人、歌手等等必加老师二字,引起很多人的心理不适。在中国这样的儒教文化熏陶下,“老师”是极被推崇,备受尊敬的。在普通人的心目中,“老师”的形象是与谦虚、含蓄、博学、宽厚,长者风度等联系在一起的,而那些浮躁不能再浮躁的、浅薄不能再浅薄的在台上刚晃荡了几年的,怎么就“老师”了?!
称演艺界、文艺界人士为老师,很多人表示不服:贵圈那么乱,凭什么称老师?当然,贵圈不一定都乱,而且乱也主要在生活方面,在荧屏上、再节目里、在作品里,他们仍然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
除真正从事教书育人的教师外,其他人、其他行业被尊称为“老师”到底对不对?其实,不同的职业,对“老师”的认定不尽相同。对学界而言,学高者为师;对社会而言,传授文化、技艺的人都是老师;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凡是有某些值得学习之处的人,也可被称作老师。所以,老师资格认定标准这么多,所以见人就称老师就不必大惊小怪了。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里“师”就是泛指。很多人在一起,总有一个是我的老师,他们在人品、见识、技艺、学问方面,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他们都应该是我的老师。
有一次,我引导学生写作文,题目是《我的老师》,经过班级的充分讨论、激情辩论,学生们写出了不一样的老师。有的写粉笔——奉献精神值得学习,有的写小草——甘于平凡值得学习,有人写莲——高洁品格值得学习,有人写梅花——凌寒独放值得学习……圣人无常师。万物皆可为师也。
所以,一般而言,某人于某方面的特长、特优秀,即可以为师;再广泛些,一位品德高尚学问渊博的人,也可以、应该尊其一声“老师”,与“教书育人”没什么关系,只是个尊称罢了。
而在学校、教育机构专门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则有一个专有称呼——教师!平常大家也大多称呼为“老师”。但在国家的规范性文件或教育部门的文件里,都是用“教师”这个专有名词,很少看到“老师”这个称谓,这样做就是为了和泛称的“老师”区别开来的。
综上,“教师”和“老师”是两个不同的词,但在现实中却经常被人们混淆使用。
每年的教师节,都有不少网友在网上祝苍井空老师节日快乐,如果剔除搞笑的元素外,其实就是傻傻分不清“教师”和“老师”这两个词,苍老师并不是教师,不配过教师节的。
��Z���










网友评论
现在拿不准该怎么称呼的都叫老师,感觉和“美女”、“帅哥”的称谓一样随口叫叫,没有尊敬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