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诗新读
缘渠偏似雪,莫近鬓毛生。

缘渠偏似雪,莫近鬓毛生。

作者: 古诗新读 | 来源:发表于2020-01-28 10:06 被阅读0次

柳絮 

唐·雍裕之  

无风才到地,有风还满空。

缘渠偏似雪,莫近鬓毛生。

赏析

本诗是一首咏物诗。   

这首诗它既没有刻意描摹柳絮的形态,也没有借柳絮抒写惜别伤春之情,而是以凝炼准确的语言,概括出柳絮最主要的特征,求神似而不重形似,简洁鲜明,富有风趣。 

“无风才到地,有风还满空。”描写柳絮“似花还似非花”,极为纤细、轻灵,无风时慢悠悠地落到地面,一遇上风,那怕是和煦的微风,也会漫天飞舞起来。它的这种性状是很难描述的。薛陶说:“二月杨花轻复微”,并没说清是怎么个轻法。雍裕之从风和柳絮的关系上落笔,并对比了柳絮在“无风”和“有风”时两种不同的状态,只十个字,就将柳絮的特征给具体地描绘出来了,这不能不说是状物的高手。 

“缘渠偏似雪”句则是写柳絮的颜色。柳絮不仅其轻飞乱舞之状象雪,而且其色也似雪。所以东晋谢道韫早就以柳絮喻雪花,赢得了“咏絮才”的美名。可见要描绘柳絮的颜色,还是以白雪为喻最为恰切。但如果仅指出其“偏似雪”,那就是重复前人早就用过的比喻,显得淡而无味,所以诗人紧接着补上第四句:“莫近鬓毛生”。这一笔补得出人意料,十分俏皮。

自来人们多以霜雪喻白发,这里因为柳絮似雪,遂径以柳絮隐喻白发,这已不落窠臼;不仅如此,诗人又从咏物进而表现人的情思:人们总是希望青春永驻,华发迟生,而柳絮似雪,雪又象白发,所以尽管柳絮轻盈可爱,谁也不希望它粘上自己的头发。这一句在全诗中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写出了人物的思想感情。这也可以说是托物言志、借物抒怀的又一格吧。 

这首诗通篇无一字提及柳絮,但读完全诗,那又轻又白的柳絮,似乎就在我们眼前飞舞,它是那样具体,那样鲜明,似乎一伸手就可捉摸。全诗二十个字,如同一个精心编制的谜语。由于准确地道出了柳絮的特征,那谜底叫人一猜就着。于此可见诗人体察事物之细,艺术提炼功夫之深。

相关文章

  • 缘渠偏似雪,莫近鬓毛生。

    柳絮 唐·雍裕之 无风才到地,有风还满空。 缘渠偏似雪,莫近鬓毛生。 赏析 本诗是一首咏物诗。 这首诗它既没有刻...

  • 无风才到地

    柳絮 唐·雍裕之 无风才到地,有风还满空。 缘渠偏似雪,莫近鬓毛生。 译文 春天的柳絮“似花还似非花”,极为纤细、...

  • 柳絮

    朝代:唐代作者:雍裕之原文:无风才到地,有风还满空。缘渠偏似雪,莫近鬓毛生。 翻开《全唐诗》咏杨花、柳絮的篇章甚多...

  • 我们正在将“童话故事”变成现实

    毫无征兆地,外面突然打雷了,夏天果然到了。 “无风才到地,有风还满空。缘渠偏似雪,莫近鬓毛生。” 这两天,翻滚着簇...

  • 飞花感

    杨雪闹飞烟, 流水恍似年。 穷通皆有定, 离合俱是缘。 莫恋折柳苦, 当思剪烛欢。

  • 残枝难留随风叶,流水难挽渠中沙, 莫责花香终逝去,只奈缘却不逢时。

  • 【踏莎行】昨日今宵

    【踏莎行】昨日今宵文/林海多少欢颜,无休伤泪。莫言聚散生憔悴。缘来妙处似花开,不知缘去秋滋味。 昨日双飞,今宵独醉...

  • 平水韵 芬香馥馥雨生烟

    园内梨花纯似雪,芬香馥馥雨生烟。 莫嫌芳岁消中半,易逝韶华亦悄然。

  • 红楼一梦

    怡红公子恋颦颦,潇湘妃子泪将尽。 木石既盟偿夙愿,奈何偏生金玉缘。 飞燕消瘦似芙蓉,怎敌贵妃赛牡丹。 吟风弄月非多...

  • 梨花

    岁月如刀刀刀快,梨花似雪雪雪白。 人生何须青蓝紫,偏学梨花一色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缘渠偏似雪,莫近鬓毛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bmpt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