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在家,一个人能把家里整理的像酒店一样整洁有序,带娃也能带的健康而多识。这是曾经还在职场的时候的跟老公抱怨公婆时候说的话。公婆年龄大了些,不会做菜,也不太打扫家里的卫生;而我白天上班(上班比较远每天路上来回要3-4h),晚上带娃;整个人觉得身体被掏空。
那时候才买房子没多久,有几十万的外债,还有银行一大堆贷款的压力,靠老公一个人根本不行,所以硬是扛着将就着生活了一两年,经济有所好转。同时腰跟胃经常疼痛,就果断辞职做起了全职妈妈。做了全职妈妈以后才发现,之前的完美想法有些无知无畏呢。
首先说全职妈妈这个伪职业,根本没有职业薪水的,而且多重兼职(妈妈+厨师+修理工+医生+护士+司机+清洁工+老师+采购);支持你不断在这个职业之路上进步的,就是喜欢和爱。有句话说女人的一生一定要生一个孩子才完整,现在看来,那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要养一次孩子才完整)
首先,妈妈这个角色,非“精”进不能胜任。
拿我来说吧,刚开始在家带娃的时候,并不十分懂得他的心里和行为习惯,比如这边刚把房间打扫干净去整别的,等一回来他就把衣柜里的衣服一件件拉出来,扔到地上,书架上的书也一本一本仍到地上,心情瞬间崩溃。跟他说不可以搞根本不听,甚至有时忍不住要凶他,以至于越不让做越是要做,两个人进行对抗赛一样,那段时间为“杠精式”家长。后来反复请教做教师的姐姐,然后买了各种教育书籍研究,一个多月以后才走上了和谐发展的道路。做好妈妈不是天生的,除了不断的学习,还要摒弃追求完美的心态,找对方法因材施教。
其次,必须学会与焦虑握手,才能育儿时乐在其中。
焦虑来自于多方面,自身的职业发展,家庭的经济状况,孩子未来的规划及与同龄人暗中比较,或者各种综合。比如经济没有开源,只能节流;势必要减少物质消费,过一段“低物欲”或“无物欲”生活;在你低欲生活的时候,得知朋友家在规划买第二套,第三套房,学区房等,这些比较条件的刺激下,能否让自己与焦虑握手,泰然处之。如果不能,那么心态失衡,很容易导致带娃的情绪。与焦虑言和,其实也就是你是否能在焦虑的环境中,保持平和的心,如果不能,全职育儿便没有快乐可言。
还有,想说育儿也是一个育己的修行,在此过程不断发现自我
成为妈妈,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会让人每天都在进步。比较明显有参考标准的当算厨艺。改进对食物的认知和态度,从慌张模式转换到了从容成功模式。之前蒸馒头像石头,擀面条都会粘在一起成面片,炒菜美味,做面汤最后成大疙瘩汤,炸丸子没炸熟,做肉菜总有腥味,一度非常抑郁觉自己没有天赋,而今包饺子,煎牛排,卤肉可谓香气四溢。这之前只会学习工作的女人,缺失的厨艺技能算是补上了。可不能轻视小小的厨房,柴米油盐酱醋都是生活。厨艺和亲自带娃都修心。煲鸡汤就是小火慢炖,一定要炖上个把小时,才能出来香味和口感,这汤有了岁月和心的融入,格外香;亲自带娃从处理屎尿屁到捣蛋调皮没规矩,都要耐心来引导。
之所以说养一次,是想说可以在孩子需要你的时候,最好能停下来,专心陪伴一段时间。在孩子最需要你的时候在他身边。他什么时候最需要你呢?自己不会照顾自己的时候,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心里不能自理的时候?对陌生的世界还心有畏惧的时候吧。真心建议3岁前,这段时间他成长的非常快,你可以见证孩子的每个第一次,可以陪他适应下各种学习环境。做全职妈妈陪了孩子大半年之后发现,孩子入托非常顺利,几乎没哭过,喜欢到那里玩。老师也夸奖他适应快,爱学习,对别的小朋友友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