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老卡,一看相片存的有1万多张,怪不得运行缓慢,决定清理照片。
全部清理很省事儿,但里面有很多孩子的照片,不行,还得一张一张地挑选。这个工作量太大了,需要耗费很多时间,那就一批一批的清理吧。
先清理孩子的作业图片。孩子的作业,有一些是钉钉群里老师发的卷或者是通知的图片,有用的我重新收藏,没用的挨着一个一个点住,一起删除。还有孩子写完的作业,有的需要上传到钉钉群,拍下的作业图片。还有孩子录制参加《少年讲书人》的比赛的视频,写的读后感的图片,读书摘录的图片,还有每天背诵诗词录的视频。看到孩子的视频,背诵时的状态那么好,声音朗朗,都有点不忍心删,还有孩子参加比赛,用心准备的视频,每一个语气手势,我们都一个一个打磨过,反复的调整,还要把稿子背熟,个别词语不好背,又进行了替换,也花费了很多精力。看着孩子讲的那么好,真的不忍心删除。我把这些转存收藏。其余的,全部删掉。
其次,清理我读书、参加活动的图片。有的时候听讲座,觉得这个ppt说的太好了,就把这一屏截下来,结果截下来就忘了,从此再也不看,还有读书过程中,卡牌分享环节,看到有的卡牌特别精美,就下载保存了,有的图片,我用在了公众号的封面,有的图片再没有打开第二次,果断删除。看到好东西就想留下,留下了再也不看,就像看到衣服旧了,觉得还能穿,不舍得丢掉,结果在柜子里存了一年,白白的占用空间,一次也没穿。
还有平时自己看到一棵草长得特别,一朵花儿开得娇艳;树头白云慵懒的样子;皂角树秋天长长的豆角,挂着斑斑驳驳的锈迹,很有秋天的韵味;刚下完雨的积水小路;树叶上晶莹的露珠;甚至墙角晒太阳的狗……好像什么都很美。有的做过公众号的封面,大部分从来不看。选中一键删去。
在删除照片的过程中,突然发现我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也是一个留意观察生活的人,又不是去旅游,一个成年人,谁会举着手机拍这些生活琐碎呢,大部分人会视而不见。为什么会看见,因为我的心是澄澈安静的,看见什么都美。
其实大量的照片,都是参观博物馆拍的照,当时来不及细细思考,准备回来再整理,结果回来早就忘记了。今天一清理,发现去固阳秦长城那个豪华的博物馆,里面的展品不多,但文字介绍很详细,我拍了那么多照片,准备整理成文,结果早就忘了。还有在深圳科技馆,看到很多新科技,还有背后的原理,觉得特别好,就拍下来,准备整理成笔记,回来有好几次准备做,又因为这样那样的事,完美错过。删除又是一次机会,提醒我,把看过的东西记录下来,让目光有情,足迹有痕。
参观科技馆拍了很多照片,本来准备把照片删除,结果翻了一遍,发现资料很好,除了把模糊不清的删掉,又都留下来了,给自己一个机会,重新整理,让所见都成风景。
删除照片,其实也有犹豫不决。有些照片,觉得特别好,有些句子特别有哲理性,有些照片特别有纪念意义,有点不舍得删,这是从情感上说的。但又从来不看,占着空间,手机都运行不灵了,留着也没用,删掉吧,这是从理性上说的。在纠结中,左翻右翻,比对权衡,把同类的删掉,留下一张最好的,把重要的留下,把不重要的去掉。就这样犹豫不决,举棋不定,一会儿感性,一会儿理性,删了有几百张。
别小看,删除手机照片,也经历了复杂的心理斗争,动用了高级的思维方法,花费了很长的时间,终于为手机减了一次负,松了一次绑,手机明显的灵活了。
手机需要减负,生活也如此。要的东西太多,就会忙忙碌碌,没有重点,精力分散,没有深耕。这时候需要定下来,想一想,哪些是我必须要的,哪些可有可无,果断的做减法,删去冗杂,聚焦核心,把精力投注在重要事上,才能信步闲庭,不紧不慢,自在欢喜,步步生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