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天地宫府图》,第六十一福地长在山在“齐州长山县,毛真人治之”。按古今地名的研究对比,邹平县城以南的长白山脉东麓的白云山是最佳山选。
长白与梁父素被视作泰山副岳。历史上的白云山不仅风光独特,山形地貌类似泰山,还是道人足迹活跃的地方。说它是福地的重要原因,在于山上有口不小的潭。
这口叫王母池的潭位于山南王母殿的西边。三面绝壁,大块青石约十米高,犹如斧斫后被整齐地摆放于此。后人在南边开口处砌了台阶方便上下。因久无人打理,大约四米长一米宽的水面上漂满了各种落叶。
历史上的道观早荒废了。最近一次修复是2003年,由山下的西兑村筹资建成。大概是拙于资金,所有殿舍都做得小巧而简单。除了神台与蒲团,所余空间可供站人不足十位。山顶的玉皇阁卓然独立于风雨中。里面的玉皇端坐在神台上悯望众生。殿顶与侧壁俱饰以红幔,年久色暗,风吹飘摇,与案台上的香灰共舞。行至此处,礼拜后欲离开时见门外雨急,于是小坐片刻,接受玉皇恩泽。
阁前的石阶往下,有片石垒成的闭关洞与拱门,更通向稍下空地上的三间殿舍。红瓦白墙,朱门乌匾,碧霞元君、观音与送子娘娘三位在此安家落户。另于东侧有瓦屋一间,内有大小两室。室内除了大床两张,别无它物。据说前几年有老道驻守,但是在某次下山后却再也没回来了。
此行从邹平县乘车往临池镇,中途在小房村加油站下了车。穿过小房村、西兑村与梁家村三座村庄。一路上香椿树的清香与牛粪味在空中交合,沁人心脾。晚樱霞蔚朵朵,迎夏静待初黄,家犬试探相随,一条水泥路蜿蜒绕山。
爱爬山的我是弃了康庄大道,中途见有羊肠小道就循着上了。书上说今年戊戌,太阳寒水司天,春来略迟,同期气温偏低。只是此时的长江以南,早已绿树成荫,花谢几茬。到山东才发现书言不虚。春已过半阑珊,山上杂草仍未褪黄,柔弱枝头新绿点点,欲说还休。
仰望白云山顶,天阴似雨,不仅白云无迹,凛冽山风更是常啸耳畔。小径上无标识牌,遇有岔路或以人迹深浅为判,或觅户外爱好者留下的红布条为踪。最终我被红布条引向了绝顶处。陡峭的山崖难上难下,四肢并用不说,还要有高难度的攀岩技巧。山风八方肆虐,寻一避风处小憩无异妄想。担心小身板随风而去的想法,像屡熄屡起的火苗,燃得人想蹲下行步。更可怜的是我早上出门图省事,单裤空裆,此刻在寒风中如孤立无援的电线杆……
环顾四周,山南山北风光迥异。山南莽原辽阔,烟村粉树,水光粼粼,山北却有峰峦数座。山坳避风处常有绿树满坡。说这山雄如泰山或言过其实,毕竟高处海拔不过720米,但称做缩微版倒也未尝不可。基岩裸露,或黑或绿,更成块石无数,应与泰山同根,同期生于天地。
山上至今无电,却不缺水。平时人迹寥寥,却与村庄不失联系。如果吃得苦守得心,这山其实是个清修的好地方。
2018.4.1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