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旬阳不仅风景好,还有很多的特色美食小吃,有揽饭、腊肉干、面筋皮子、锅巴米饭、八大件、两掺面、米儿豆腐、油包馍等。今天主要说一说最有名的旬阳美食:八大件和两掺面。

美食:八大件
旬阳蜀河镇居汉水之滨,西北接秦川,东南通鄂渚,在历史上是汉江沿岸著名的商贸、文化古镇,为唐代后期形成。千年古镇,历史悠久深邃、文化灿烂多姿。同其源远流长的历史一样,蜀河特色饮食“八大件”成为汉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蜀河八大件全套菜品为八凉八热,八荤八素,外加八座碗,过去讲究用四方八仙桌,每桌坐八人,寓意接待四面八方的客人,相聚一起便是八大仙共享人间美味,所以称之为“八大件”。

八大件开席为八个凉菜,中间置一拌凉菜的大盘,将凉菜适量放入中间空盘,再将调好的拌菜汁子浇上,搅拌均匀便可食用,称之为“和菜”,取“和美”之意。也有讲究的主家在吃凉菜之前,盛一盘油炸“面花”,让客人先“垫垫肚子”。
四荤四素的凉菜多取农家常见的原料精心制作而成,四素一般以时令菜蔬搭配,或青、或黄、或绿、或白,颜色较清爽,四荤多以牛肉、动物肝脏等杂碎入品,颜色较为深沉。四素与四荤交相呼应,开席便注重色调的搭配,体现出色香味俱全的别具与特色。

热菜共八道,也是四荤四素,但有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八个四荤四素的热菜分为四汤四蒸炒,也就是有四道以汤为主(汤必须是用骨头或鸡熬制的高汤,用大碗盛之),四道以蒸炒菜为主(用盘子盛),先上碗、再上盘,间隔而上,讲求程序。蜀河“八大件”的第一道热菜均为汤,并大多为鸡丝墨鱼粉丝汤,此道菜香浓无比,为开胃之汤。其它汤菜为当地特色的丸子汤、肉糕汤、土鸡汤、蛋卷汤、炖羊肉等,蒸炒菜为基本上为红烧汉江全鱼、粉蒸肉、蒸羊肉、蒸酒米、炒肚片、炒菜蔬等等,主要根据厨师预备的原料和个人喜好决定,并无定法。最后上小吃及小座碗(亦为四晕四素,多为一菜两碗)。

旬阳面王:两掺面
在位于秦巴之地、汉水之滨的陕西省旬阳县,气候温润,特产丰富,民间美食众多。而有一种传承了近千年的,被人们称之为“两掺面”的食物,尤为当地人所喜爱,在旬阳当属面中之王了。

所谓“两掺面”,就是用小麦面和豌豆面两种面掺合在一起而制作的面食。小麦人们普遍都认知,豌豆属豆科植物,在秦巴山区普遍种植。豌豆富含纤维素、维生素C,营养丰富,通便利肠,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在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话“每天吃豆三钱,何需服药连年”,可见多食豆类食物具有很多好处。“两掺面”称得上是杂粮巧作、粗粮细作,也是一种健康有益的食品。

“两掺面”制作方法比较简单,但也有一定的讲究:
一是“合面”:将两种面按一定的比例掺合在一起,具体比例按其口味下,一般是小麦面多于豌豆面。将两种面放入土法烧制的瓦盒中,逐步加入凉水,经过充分搅拌后,使其揉合在一起,面团水份不能太大,要求稍硬一点儿。醒一至两个小时,期间还要揉捏两到三次,至面光、盒光、手光。

二是“擀面”:当地一直沿有手工制作,将合好、醒好的面团用木擀杖、木案板人工擀制,擀制的面要求薄厚均匀,然后按照食者的要求切成宽条或细条、或片状均可。
三是“下面”:将擀好、切好的面下入沸腾的水中,猛火烧开一至两道,捞入碗中,加入做好的噪子,配上自制的各种辣子和蒜苗、香菜、大蒜等佐料即可。调制好的“两掺面”,豆香、酸香味扑鼻,入口柔韧筋道、酸辣可口,令人食欲大振。

这种面食必须用酸菜浆水作噪子,别的菜无法代替,这也是两掺面的独到之处了。浆水酸菜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中所发明的,盛行在汉江沿岸的许多地方。
其实,旬阳的美食太多,都是吃了令人难忘加舌尖美味。如果你有机会来旬阳,品一品旬阳的美食小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