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日期:2019年7月11日
累计天数:29/30
✊亲子宣言:成为你的妈妈,是上帝对我的恩典!
✨孩子第十个30天目标:
自己洗脸(不知情)
✨家长第十个30天目标:
亲子录音日更不中断(未完成)
❤ 加油宝贝4岁践行打卡
1.规律作息:不知道
2.今日闪光点:
✌宝贝:不知情
✌妈妈:无。
❤ 父母教练检视
最近是极不称职的妈妈,孩子由爸爸带着,由妈妈、姐姐姐夫轮流照应,我对孩子的情况一无所知。
今日分享:
表面看是动作太慢的问题。实际上,在不同的年龄段,结合家庭教养环境的不同,孩子 拖拉磨蹭的背后有着不同的原因。
你,对于拖拉磨蹭的定义是什么?当孩子出现什么样的行为时,你把它定义为拖拉磨蹭呢?
很多家长把孩子动作慢统统归为拖拉磨蹭,事实并非如此。
对于学龄前孩子,动作发展不够熟练,是导致慢的主要原因。在成人看来习以为常的事情,孩子们要学会就要做出很多努力,因为他们的动作还没有达到熟练的程度。
孩子们刚刚开始学会穿衣、刷牙、系鞋带等等日常生活的技能时,因为不熟练,协调能力也不够强,所以动作是缓慢的。
有的家长嫌孩子慢,常常帮孩子做。时间一长,孩子就 形成了依赖的心理。
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既不能怕孩子慢而代替他完成,也不能直接把任务扔给孩子,坐视不管。家长们要明白,孩子的成长本来就是缓慢的。
在训练这些事情之前,我们要在心理上做好充足的准备,拆解步骤,带着孩子练习,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反复训练。
当孩子们熟练掌握了一个技能之后,再鼓励他提高速度,在不断的练习中,自然就会越来越快。
当你家5岁的孩子,操控着自己并不灵活的手指,却怎么都不能系好携带的时候,我们如果能够抑制住自己动手帮忙的冲动,蹲下来,温柔地告诉他:
孩子,我可以接受你失败,但不能接受你没有尝试,我们再来一次吧,不用着急。
我们就能给予孩子莫大的鼓励。
所以,不要因为孩子做得不好,就让他失去练习的机会。因为,我们无法帮他一辈子。
然而,绝大部分的家长,在小学一二年级就帮不下去了。
当年看到孩子做不好,就忍不住出手相助的家长们,现在看到孩子慢吞吞的时候,又忍不住开始咆哮了。
家长的催促其实是打破了孩子自己的节奏,结果是,越催越慢。通常情况下,家长也是在自己先着急的情况下,开始去催孩子。这时,就不由自主地传递出了一种紧张和焦虑。孩子接收到紧张和焦虑,对于做好一件事,没有什么帮助。
教育,本身就是慢的艺术。欲速则不达。
有的家长已经接受了适应孩子节奏慢的观点,可是,孩子终究会长大,他们也不可能永远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
适应生活中的某个标准,也是他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因此,我们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听任孩子的磨蹭。
作为父母的我们,得有能力去判断孩子是动作慢,还是真正的拖拉磨蹭。
关于拖拉,百度词典解释,是形容一个人办事不痛快,时间观念差,常常拖后延期的现象。
当一个孩子具备了完成了一件事的能力,却迟迟不去完成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把孩子的行为归为拖拉范围。
❤ 童言趣语
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