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易行难还是知难行易?一般都认为知易行难,但孙中山提出知难行易,而王阳明却说知行合一。有人说知识是知难行易,智慧是知易行难。众说纷纭,各有不同。
现在倒是越来越觉得,其实他们都一样,没有哪个对哪个错,之所以理解不同只是因为他们处在人生不同阶段。
每个人从出生起就已经不一样,加上身边人事物的不同,成长不同,经历不同,对于事物的理解自然各有不同。即使相同年龄,他们思想的认知阶段也不相同。对于人来说,不同的认知只是代表他们现阶段对世界的理解不同。对于世界来说,任何理解都是一样的,只是看待世界的角度不同。
从不同层次理解知行来说。
知易行难说的是有些道理感觉自己理解了,但是做不到,比如要谨言慎行,但喝一场酒就开始胡言乱语了。
知难行易说的是有些道理很难理解,理解了做起来就很轻松了,比如西医看病流程不就是看到人问问情况就开检查单,看结果拿药手术么?
而知行合一谈的是当你知道的时候就开始改变了,起心动念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行动了。知和行是一体两面,不可分开的,没有谁先谁后。
不同的人看法不同,大概这个意思。目前的我认同王阳明的说法,六祖讲的也是这个意思。知行合一,不存在难不难的问题。之所以有了难易,有了前后,是因为每个人能力不同,就像不同的修禅是因为每个人顿渐利钝。
事物就在那里,不同只在于人。河水深度不变,具体深不深,只在于过河的是马还是大象或者小兔子。
人的不同,在于天赋,在于心态。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用不到天赋,只在于是否愿意。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管是知行难易还是知易行难,倒是要扪心自问,你愿意做么?愿意,那么改变就开始了。甚至,知道自己愿意的时候就开始了,知行合一了。2025070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