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九送灯笼

作者: 行走在乾县 | 来源:发表于2018-10-12 15:28 被阅读1次

           正月初九以后,凡是新出嫁未有小孩的媳妇,娘家都要为女儿送灯笼(大红灯笼,一般是纱(绒布)的那种宫灯),也有类似于玻璃的那种。夫家高高悬挂于门楣之上,看起来非常的喜庆。

        个别村镇还有给新媳妇送孩子的讲究。这是一种祈求人丁兴旺、延续子嗣的习俗。三五个中年妇女相互约定好,今年给谁家的新媳妇送孩子,送个男孩还是女孩,这个一般都提前和主家要沟通,或者有些干脆就是主家请别人这样做的。但是,新媳妇一般是不知道的。

       送娃娃们的来了,主家赶紧邀请进新媳妇的房中,这送孩子的要说一些早生贵子的话,自然也少不了对新媳妇的一番捉弄,比如问新媳妇“你想要个什么娃——牛牛娃(男娃)还是帽盖娃(女娃)?”等一类的问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下,一般都是希望有个男孩。但是,新媳妇不好意思说呀。你想想新媳妇刚过门,同这些婶婶大妈们还不是很熟悉,要回答这一类问题还是有一点难度。

       送的孩子也可能是买的布娃娃或者自己扎的娃娃。娃娃被放入新媳妇的被窝里,最少要和夫妻睡一晚上的。新媳妇的婆婆则少不了给这些要好的乡邻们一些水果糖瓜子、饮料酸奶之类的好处。她们也不多停留,一个晚上要送好几家哩,送了张家,不送李家那绝对是不行的。会被人认为是瞧不起他们的。这一年村子里新娶媳妇也不止一两家,出了东了家门进了西家院,新娶媳妇的人家里不时传来欢声笑语。有了这群中年妇女的闹腾,整个村子也变得热闹了许多。

         同时,娘家舅还要为外甥送灯笼。也有两家离得比较近,外公亲自送的。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指的就是这个。之所以说,是因为灯笼一般都是由舅舅给外甥送的。

         这个风俗一直会延续到这家的孩子长大到12岁。为什么偏偏是12岁,据老人传下来说,天上十二星次,地下就对应十二分野,因此,这民间送灯笼也就送到12岁周岁。

         送灯笼必须在正月十二之前完成。一般都是早早的给送过去。因为舅家把灯笼送过来以后,孩子们都会当天晚上就迫不及待地把灯笼打出来在灯笼会上显摆一下,攀比一下,谁家灯笼送的早,谁家灯笼送的好。

       小孩子的灯笼大多都是纸糊的,区别在与造型不同,最简单的是西瓜灯,还有一种“粉面纸”折叠成“牛粪扑踏”灯(一种用褶皱纸张做成的圆柱形灯笼,向上展开是灯笼,新的合起来就是太阳花似的圆),这也是比较好的。最好的是那种有造型的,比如兔娃灯,公鸡灯,鱼灯。

       那时候灯笼中间一般都是有个竹篾子做成的灯笼攀攀(U字形),在灯笼攀攀开口弄一个硬纸片片做底座,弄一根耍蜡插在下面的灯座子上就好了。因为耍蜡的中间有一根小木棍子,可以从底座中间插过去。后来灯笼底座变得结实了,灯笼攀攀变成细铁丝的了,底座变成薄木板了,放蜡烛点蜡烛却变得麻烦了。要先把小蜡烛点着火,等蜡烛燃烧后流出蜡烛水,这时快速地把蜡烛水滴在底座上,把小蜡烛紧紧地粘在汁液上就可以了。这样靠蜡烛水粘着一般情况还比较结实,但是架不住你胡折腾,所以一些熊孩子的灯笼就因为他的调皮捣蛋或者别人使坏,以致于蜡烛倒烧了灯笼。也有的小孩子比较调皮,自己的灯笼比不过人家,就故意使坏,把人家的灯笼弄破,从而引起一场局部的战争。

        这灯笼会也不是什么正式的会议,而是小孩子们在一起比赛灯笼的一个集会。还记得那时的口诀“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小孩子们在一起比灯笼,吹牛皮,谁的灯笼好看,谁的灯笼不好看。你说你的灯漂亮,我说我爸给我做的你爸做不了。谁有笨得跟猪一样,一不小心烧了自己的灯笼,谁又是个哈怂,比不过人就是坏心眼,咱以后不能跟他耍。边喊着边比拼,比赢了的扭着头得意洋洋,比输了的在一片哄笑中不服气的赌气摔了灯笼找大人评理或者哭鼻子回家找家长重新做灯笼改天再一决高低。

        灯笼会的高潮是碰灯笼,因为灯笼是年年挑新的,不能用去年的。据说打旧灯笼,舅父就会害红眼病,这是民间的忌讳。所以在最后一天(一般是正月十六),小孩子们就不再像前几天那样,小心翼翼的,变得有些肆无忌惮了,相互寻着自己仇恨的主儿,上去猛地一碰,看看谁的灯笼结实。被别人碰坏了的孩子这时候也一般不会太计较,最多放一句狠话“我叫你狗日的等着,明年我一定叫我舅给我买个结实的,把你的灯笼碰日塌”。

         现在的灯笼大多都是电子产品,会发光、会跑动、有音乐,造型逼真。但是,孩子们在一起却缺少了我们儿时的那种乐趣。所以,现在一想起来那时候孩子们挑着灯笼到处跑,整个村子充满了移动的灯笼光,点点温馨的黄晕在家家户户流动。

          乾州碎娃(刘立军,关中平原、女皇脚下、城乡结合部的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有爱心、有信心、有耐心,热爱教育事业中年男子。性木讷,爱文学,常著文章以自娱。俯仰天地间,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求无愧于我心)是一家以个人原创为主的文学公众平台,以推广乾县乡土风俗文化为主,间或涉及教育、文学随笔、影评、图文故事等。

相关文章

  • 【行走在乾县】乾县人情风俗录系列文章之节日风俗

    正月初九送灯笼 正月初九以后,凡是新出嫁未有小孩的媳妇,娘家都要为女儿送灯笼——大红灯笼,一般是纱(绒)布的那种宫...

  • 正月初九送灯笼

    正月初九以后,凡是新出嫁未有小孩的媳妇,娘家都要为女儿送灯笼(大红灯笼,一般是纱(绒布)的那种宫灯),也...

  • 正月初上送灯笼

    白鹿原上大年初一各家各户都在自己家里过年。从初二开始走亲戚,按亲疏远近的关系,依次到舅家、姑家、姨家去拜年。 从初...

  • 新年第九天

    今天是2020年2月2号,农历正月初九,星期日。 往年的正月初九,正是回娘家给我妈妈送饺子的时候,而今年,由于新型...

  • 大年初九

    送灯笼 送灯笼 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陕西长安县(今属西安)。女儿出嫁后,每年农历正月初六到十五期间,娘家要给女儿家...

  • 童年里,那一盏叫“长命富贵”的灯笼

    有句俗话说:“外甥打灯笼——照舅”。从我记事起,每年的正月初上,舅舅就来送灯笼。一般都是传统的长命富贵灯笼,还有一...

  • 正月 初九

    我们好像被禁足一样,不出门。 其实也没有人阻止你出门。 只要没有外出的事情,我觉得我可以常年不出门。 手机满足了现...

  • 绘本讲师训练营(36期)18/21阅读原创《打灯笼》读后感

    36023吕辉 王亚鸽 文 朱成梁 图 连环画出版社 正月正,打灯笼 陕西关中民间的一种风俗习惯,送灯笼、撞灯笼...

  • 送灯笼

    关中民俗,每年过了正月初六,路上出门走亲戚的人流依然不断,其中大部分都是舅舅给外甥送灯笼的,常常要持续到正月十四。...

  • 正月初九

    今晨是在一阵丧乐中醒来的,在过年的爆竹背景声中显得并不哀伤。 昨天虽然没有去到招聘会,中午12点的时候还是等到了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正月初九送灯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crg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