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生都在追求被认可。
被他人认可的需求有时就像黑洞一样,我们置身其中无法自拔。
很多时候,这种需求会被追溯到儿童时期。父母和老师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全世界,我们的价值体系也随之建立,被他们认可是我们最大的渴求。
从小被父母和老师宽容对待,被肯定被认可的孩子,长大以后也倾向于给予他人宽容与认可。获得足够爱的孩子内心是充盈的,愿意去给予爱。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如此幸运。对于至少一半的孩子来说,由于各种原因,孩子得不到正确的对待。
但也有一部分人长大之后开始自己通过资料书籍去寻找解决办法。有一部分比较成功的摆脱了原生家庭的影响,改变了自己,并学习了如何去正确对待自己的孩子。
还有一部分人,长大之后仍然一生都处在渴求别人认可的痛苦之中,然而由于自身没有得到那些足够的爱,或者说由于自己没有见过如何给予别人认可和肯定,如何给予爱,所以我们在与朋友、爱人、亲人相处的过程中也无法给予别人认可与肯定,还有爱。并且,无意识的重复着我们所经历过的行为模式,无论是脱口而出的冷嘲热讽,还是习惯性的打击,或是冷漠。
对于这样的我们来说,能给予的爱并不是纯粹的。
有些爱给出来是带着对回报的期待的。比如我花费3个小时熬了一碗汤,期待着你会说“好喝”以及“谢谢你”和感动。却不去想这碗汤是不是你需要和喜欢的。如果你的回应稍微表现得不符合我的期待,我就会感到失望、受伤甚至痛苦。
有些爱给出来是伴随着痛苦的。比如我不知道如何面对和回应对方的给予,对方的期待甚至是索取。当我被这样要求时,我就会陷入痛苦。
有些爱给出来是怀有目的的。比如我给你爱是希望你能爱我,这里的“爱我”是指听我的,按照我的方式和想法去做。这样的我是有强烈控制欲的,喜欢情感绑架,如果你不听,试图挣脱我的控制,那么我就可以占据道德高位去指责你,比如我对你这么好你怎么可以这样?比如妈妈可能会孩子说,我为了你才不愿意跟爸爸分开,你怎么可以不听我的?
我们常说爱自己,才能爱他人。爱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心中所有,方能给予。爱他人,更是难上加难啊。
所以,如果你有幸遇到这样的人,愿意给予爱和宽容的人,总是愿意认真听你说话,也愿意好好回应的人,请一定好好珍惜,好好微笑,好好回应这份温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