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民俗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古代文化
地球之耳的唯一居民,百岁新郎的的长寿之民--罗布泊人

地球之耳的唯一居民,百岁新郎的的长寿之民--罗布泊人

作者: 4ce6ed79d124 | 来源:发表于2018-02-09 16:19 被阅读0次

插芦为室,不种五谷,不牧牲畜,唯以小舟捕鱼为食。

      这是一段描写罗布泊人的古文,他们曾是一个单一食鱼的族群,族群中八九十岁都是好劳力,一百岁还有当新郎的。甚至结婚时以小海子(小湖泊)作为婚礼的陪嫁,这在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罗布,淖尔系蒙古语音译名,意为多水汇集之湖,海拔780米左右,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的最低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东部。罗布泊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的湖泊,因形状宛如人耳,被誉为“地球之耳”。早在《山海经》中就有记载,称其为“幼泽”。

(宛若人耳的罗布泊)

      古罗布泊诞生于第三纪末、第四纪初,距今1800万年,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汉朝时古罗布泊人这里曾在这里有一个人口众多、颇具规模的“楼兰古国”。公元前176年建国,公元630年消亡,800年的历史,这段时间对应的正是历史上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

      公元前126年,张骞出使西域归来,曾向汉武帝上书:“楼兰,师邑有城郭,临盐泽。”从此,它成为闻名中外的丝绸之路的咽喉门户。而罗布泊的“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也使它被人误认为是黄河的源头,这种观点,整整流传了2000年之久。

(丝绸之路的壁画)

      东汉以后,塔里木河改道,导致楼兰古国缺水。敦煌的索勒率兵1000人来到楼兰,又召集鄯善、焉耆、龟兹三国兵士3000人,不分昼夜横断注滨河,终于得以引水进入楼兰,才能缓解了楼兰缺水困境。

      但是到了公元四世纪,曾经面积达到5350平方公里的罗布泊,终究还是到了要用法令限制用水的境地,尽管楼兰人为增加水流做出了最大的尝试,最终还是因为断水而被废弃。

(今日的楼兰古城)

      风沙灭绝了绿色,黄土掩埋了文明。曾经繁华无比的楼宇,终变成今日的残垣断壁。

      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罗布泊人都过着十分富足的生活,塔里木河、孔雀河、在其中千回百转,充足的水源漫进了沙漠形成一片片绿洲与大泽。一眼能望尽的水洼就成了“海子”,海子里的鱼捕不完、绿洲里的猎狩不完,衣食无忧的生活让罗布泊人远离了外界的纷扰,再也没有踏出过祖先的留下的家园。

沙漠之中的海子

      他们犹如居住在世外桃源的罗布泊,以胡杨为舟、曲木为罐、劈梭为柴、插芦为室、取黄水桨洗衣、削红柳为叉、远离世间战乱纷扰数千年。直到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才被人发现),传说、发现后的罗布泊人从此有了纳税的义务,征税时清廷税官在海子边举火为号,罗布泊人便划舟而出、每户每年的税收仅有两张水獭皮。

(海子中划舟的罗布泊人)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两位罗布泊人很轻松抓到大头鱼)

       然而,近百年来,随着沙漠化的逐渐加深、水源不断干涸,罗布泊终究成了沙漠的一员,而罗布泊人,只能称为荒漠上无人认领的“弃婴”,随着1972年底罗布泊的彻底干涸,罗布泊人只得在环境的逼迫下一次又一次的搬迁,今天的罗布泊人,剩下的似乎只有长寿了。

(罗布泊的历史变迁) (百岁新郎) (75岁的阿布里兹)

相关文章

  • 地球之耳的唯一居民,百岁新郎的的长寿之民--罗布泊人

    插芦为室,不种五谷,不牧牲畜,唯以小舟捕鱼为食。 这是一段描写罗布泊人的古文,他们曾是一个单一食鱼的族群,族...

  • 探秘罗布泊,寻找迷失千年文明-楼兰古城!

    罗布泊地球之耳! 1899年,瑞典人斯文赫定率队进入罗布泊,发现沉睡了1600年的楼兰古城遗址。1...

  • 神秘罗布泊,恐怖双鱼玉佩

    传说中的双鱼玉佩是在我国神秘的罗布泊中发生的,而罗布泊被称为地球之耳,从太空上向罗布泊来,罗布泊就是一个耳朵的形状...

  • 罗布泊文化

    上世纪79年代,罗布泊因缺乏水源补充而完全干涸,从卫星图片上看,干涸后的罗布泊就像一只人耳,所以又被称作地球之耳。...

  • 2022-08-04 学习经典

    【诗49:1】(可拉裔之詩使伶長歌之○)萬民其聽之、普世居民、其傾耳兮、 【诗49:2】尊卑貧富之人、偕聽之兮、 ...

  • 世界上最长寿的老人,活到了443岁,就在我国的福建省!

    长寿,几乎是所有人的共同追求,那活到多少岁能被称为长寿呢?根据历史古籍的记载:百岁者,天年之概。也就是说,人的自然...

  • 20200227读书打卡

    “黄帝月:人之寿百岁而死,何以致之?岐伯曰:使道隧以长,基墙高以方”。一个人要健康长寿,需要先天生理条件的支撑,长...

  • 抵戏之喻

    角抵之戏,今之杂技耳。 其来久矣,秦汉即有,能至妙境耳。 彭公士望,易代之民也,作《九牛坝观抵戏记》,录其门前之抵...

  • 摆正心态——浅谈从容地老去

    人的一生都会步入老年,是再自然不过的衰老过程,我们称之为仁者之寿。 长寿,被向往;养生,被推崇;百岁,被期望。 一...

  • 伏天闲扯

    “千年王八万年龟”,古人笃信甲鱼长寿。 《庄子•逍遥游》中有“楚之南有冥灵,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地球之耳的唯一居民,百岁新郎的的长寿之民--罗布泊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czf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