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两日未写,这两日一直在看陈忠实的《白鹿原》,五十余万字的长篇小说。起初打算每天看点,后来发现零碎的时间太多,不趁机利用浪费可惜。随后便阅读便一发不可收拾,我整整看了两天,所有的零碎时间都用在阅读上了。结果没有时间写日记了,昨天还想着写呢?怕阅读间隔太长回想不起来,于是抓紧时间阅读。五十余万字的小说,现在已经读了一半。这是我第一次比较耐心的阅读小说。
当年在大学,我是图书馆借阅书籍最多的之一,为此还被学校评定为“读书之星”。然而从那以后,我内心一直都愧疚着,因为我是借阅书籍最多,但是我并没有看过,有的甚至一页也没有翻看过就还了回去。像原版英文小说狄更斯的《城》,我只看到第一页,由于全是英文,我看着头疼就放弃了。第二天还了回去,后来学校举办读书活动,统计学生每年从图书馆借阅的数量,作为读书活动的加分项。我因借阅数量较多被推荐在此次读书活动上做报告。
接到校领导颁发的证书,我表面开心,实则难受至极。毕业后,我一直将该证书带在身边,时刻激励我不断向前。然而我毕业两年看的书不超过十本,电子书普及的今天,我竟无动于衷。在天津工作两年闲暇时间较多,我终日玩把电子网游,罪恶感实在太重,我便想着阅读。
从网上购买十多本心灵鸡汤,读起来津津有味。但持续时间不长,我又将他们搁置一边。后来又买了法律实务方面的书籍,因没有及时更新导致我事后退货,商家还因此责怪我给他们差评。经过两次网购买书,我此后再没认真阅读。唯一一次惊心阅读是我参加法考客观题通过了,主观题准备期间,认真阅读了大概十多天。考完主观题之后,彻底放飞自我,终日以游戏为主,连上班都懒惰了,俨然成为一名老油条。
提出辞职之后,有一段时间,我看了一本书《平凡的世界》。总共三册,我用了两天的时间读完了,此后连一本心灵鸡汤都懒得看了。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我找到律所,在律所待了两个月以后。我通过老同学在安徽出版社工作的机会,向他订购了几本书。他没有跟我要钱,反而提出送给我。我甚是感激,此时觉得如果再不阅读连朋友的情谊都对不上了。
三本书,我断断续续读了三个月,终于读完了。此后我养成习惯,包里都要放一本书,在无聊时可以阅读。朋友的三本书其中两本都是我在等待开庭的时候读完的。前几天,我又读完了猎人日记,在上则日记中已提过。三十五万字,我几乎没有落下过任何一行,偶尔迷糊了跳过了几页。
这本书在我包里待了一个多月,我开庭时阅读,坐火车阅读。总之只要有闲暇的时间,我都拿出来阅读,根本不考虑旁边怎么看我。我沉浸在自我的喜悦之中,阅读慢慢成为我的生活。从我朋友将三本书寄过来之后,我便打算今年阅读五十本书。
到现在加上电子书才读了不到十本,陈忠实的《白鹿原》算第八本了。这两天正赶上周末,我习惯周末只阅读不写作,虽然周末的时间比较充足,但是我想着一周我几乎都在写作,周日应当抓紧阅读,不能光写也不能光阅读。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想过。
事实上,我都是在工作中写日记的。像现在,没事的时候写。但是我转念一想,工作期间只能干与工作有关的事,不能将个人喜好带到工作中来,毕竟我是专业的法律人,应当阅读专业的书籍。尤其是上班期间,阅读和学习与办案同样重要。
所以,我决定以后工作时阅读专业书籍,闲暇阅读文学书籍。两者分开,还好管理。日记每天要想着写,不可偏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