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古典建筑风格,
用一段顺口溜可以表示为:
希腊看柱,罗马看拱,
拜占庭就是洋葱头。
哥特建筑高又尖,
宛如梯子通上天。
巴洛克和洛可可,
豪华奢靡得莫奈何。

【古希腊篇】
古希腊建筑形成于公元前7世纪,并在前5-4世纪进入繁荣期。
建筑特点:石结构的三角门楣+柱,木结构的三角屋顶。因为木质易腐,所以现在看见的只有石柱和三角门楣了。
希腊建筑是古典建筑的源泉,以神殿建筑为代表,其柱式对后世建筑产生巨大影响,并逐渐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比例和形象。
代表作:希腊雅典卫城。





【古罗马篇】
古罗马建筑(罗马1.0版)
兴起年代: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并在公元1-3世纪达到顶峰。
建筑特点:采用火山灰制作混凝土,形成了以拱卷结构(半球拱+拱门)为主要特征,并讲求功能性设计的建筑风格。
代表作:罗马万神庙、斗兽场、大水槽等。








【拜占庭篇】
* 罗马分裂成东西两部分,东罗马(现在的东欧和俄罗斯地区)又汲取了波斯、两河流域、叙利亚等东方文化,“混搭”成了自己的建筑风格——拜占庭,装饰部分去除大理石雕饰,增加马赛克彩画。
* 拜占庭进一步发展了罗马的拱,把罗马拱做得更大更夸张更色彩斑斓,变成“穹窿顶”(洋葱头)
拜占庭的显著标识就是洋葱头,那是中国人的说法,其实是火焰的造型。因为基督教崇尚火(很多宗教都崇尚太阳火焰等发光发热的物体),所以拜占庭的穹窿顶象征熊熊燃烧的火焰,热烈奔放。




【罗马风】
西罗马地区(现在的西欧北欧南欧),坚守罗马建筑的传统,形成了仿古罗马的建筑,叫罗马风或罗曼,一句话,就是罗马2.0版。
英国的罗马式建筑形成了独特的肋拱结构,使得在建筑顶部使用石料称为可能,被称为“诺曼(罗曼)式建筑”。
罗马风建筑
兴起年代:起源于10世纪,并在12世纪逐渐过渡为哥特式建筑。
建筑特点:对古罗马建筑形象和结构的模仿与创新。它以半圆拱为主要特征,墙体厚重扎实,墙檐下往往带有装饰性的连拱,整体雄浑庄重。
罗马风建筑的著名实例有:意大利比萨主教堂建筑群、德国沃尔姆斯主教堂等。




【哥特篇】
西罗马人也不能老是啃祖宗啊,法国人最有创新精神,不甘落后,借鉴德国民居屋顶形式,把罗马拱做的更高更尖,直插云霄,如一把细长的天梯直通天堂,体现了宗教的崇高感。
东罗马人把古罗马拱做得更大更胖更"炫耀夺目"一一拜占庭;
西罗马人也不服输,把古罗马拱做得更高更尖更“头晕目眩“一一哥特式。
由于哥特式风格对建筑结构的简化,大面积的窗户代替了原有的墙面,加上当时玻璃工艺的进步与发展,彩窗逐渐称为哥特式建筑的一大特色。









【文艺复兴篇】
文艺复兴建筑兴起年代:14世纪,随着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的兴起,诞生了与之相对应的建筑风格。
建筑特点:文艺复兴运动宣扬理性和人性。而这个时期的建筑也是这种思想的最好反映,它们简洁严谨,讲求秩序和比例,考虑人体的比例,并大量地运用古典柱式作为建筑的构图要素。相比之前的建筑风格在教堂建设上的大量运用,这个时期大规模的建筑活动则集中在各种邸宅和公共设施等世俗性建筑。



【巴洛克及洛可可篇】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发展到这里,已经是混凝土结构和各种新材料的天下了。
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应运而生,着重于建筑的内外部装饰。
不守陈规、形态多变、随意组合,类似今天的“混搭”。它是对文艺复兴建筑严谨风格的突破,曲线代替了直线,不完整构图代替了完整构图,不拘一格。
巴洛克风格,主要体现在外部装修和内部装饰上,于主体结构关系不大,是各种装饰手法的混搭。




洛可可风格,是巴洛克的变态升级版,更加奢靡繁细,材料做工,无不用其精,颇具土豪金气息。过分追求繁复和不节制地堆叠装饰物,使这种风格的发展逐渐走向衰弱。







【新古典篇】
建筑特点:古典主义的复兴运动。虽然运用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图案和元素,但经过重新组合和创造性的运用,形成了更多更新的样式,可以说是简约而不简单。
希腊复兴(希腊2.0版)代表作:美国国会大厦,大英博物馆等;
罗马复兴(罗马3.0版)代表作:斯坦福大学,多伦多大学等;
哥特复兴(哥特2.0版)代表作:英国国会大厦,巴塞罗那圣家堂等



【近现代篇】
由于力学材料学和计算机的大发展,现代建筑已经突破了各种程式化的束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已经很难用几个风格来表述了。
兴起年代:19世纪后期出现,20世纪20年代形成,并在50、60年代称为影响世界的建筑风格。
建筑特点:以钢筋混凝土、玻璃等新材料为主,追求实用功能和经济因素,弱化装饰性,形式更为简洁和纯粹,建筑更替的速度也大大增加,出现了柯布西耶、包豪斯等鼎鼎大名的建筑师和建筑学派。
代表作:马赛公寓;悉尼歌剧院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