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朱自清

作者: 飞扬之云 | 来源:发表于2017-12-09 00:24 被阅读439次

        真没想到,读一本散文集居然要用几个月时间。放在kindle里面,确实不比实体书,实体书从厚度就能看出个一二了。这本书就是《朱自清散文全编》。

        读这本书,最开始的目的是学习一下大师的散文水准,随着文章一篇一篇地读,逐渐变成去了解民国时期文艺青年的生活、思想和故事。

        关于文艺青年

        朱自清也喜欢玩,喜欢到处逛,那时没有拍照手机,没有微博和朋友圈,写文章就成为记录行程的唯一途径。

        伦敦,巴黎,柏林,再加上几张好看的风景照,基本上可以构成一个文艺青年的读书行路的痕迹了。朱自清把他在欧洲旅游的各个城市的见闻,都写成游记,介绍的很详细,甚至有点琐碎。

        从阅读体验上看,书中对于国内城市的生活感受,更为亲切和舒服,下笔行文更有底气和韵味。尤其是写秦淮河,扬州,南京等地方。当然更多的是写他工作和生活环境周边的所见所闻。

        关于技法

        由于朱自清的文章入选过中学课本,我在读这本书之前,一直对朱自清的文风有偏见。我一直以为朱自清在民国时期是因为散文技法高超才成为大师的。

        读完他的书之后,我才发现,炫技的文章在朱自清全部的散文集里面,只占很少的一部分,甚至于只有那么几篇。

        朱自清真正可能成为大师的原因,当然是由于其出众的学识和观点。大量的议论性散文表现出朱自清关心国家大事、以及他积极参与社会变革与发展的讨论。

        关于情感

        《背影》当然感人,不过由于其入选课本,当时并不理解,也不知道为何感人。重读《背影》,此时自然也能够理解当时正在念大学的朱自清的心理轨迹。不过,男人之间的感情都是隐匿的,不那么表露,不必多言。

        这本书中真正让我流泪的文章,是他写的《给亡妇》。

        他摒弃了所有技法,只是将亡妻生前和他一起生活的故事娓娓道来,平淡的生活细节中,妻子对于他,对于家庭,对于孩子那样无比的重要,在逝去之后,显得那样宝贵和苍白。

        在金庸的小说中,黄蓉是做菜的高手,但是她给洪七公做菜却是做一些家常小菜,因为只有小菜才显功力。

        同样,两个人一起生活,并非一定要惊天动地,平平淡淡的生活,简单的小事,似乎就已经得到了整个世界。

        真爱也许不需要山盟海誓,看了这篇《给亡妇》,我才体会到什么是爱之深,爱之切。文章能够力透纸背,大概就是如此了。没有技巧,有的只是对亡妻的思念,最朴素的体现,也最直抵人心。

        关于教育

        朱自清,作为一名教师,当然可以好好谈谈这个话题,他的散文集中,也有多篇文章,谈论了很多社会热点问题。

        他谈到了现代文明中,如何看待女人,如何看待文化,如何看待气节,如何看待社交,甚至是关于正义,党争,学生运动等等。

        他的很多观点,放到现在2017年来看,仍不过时,甚至我相信,很多人到目前为止,也不一定能超越其当时的分析和见解。

        以《父母的责任》一文为例,虽然文中有不合理的地方,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能够做出如此先进的思考,足以奠定其大师的地位。朱自清,跳出了养儿防老的旧社会观念,提出了父母有责任好好的教育子女,以及父母有责任提供给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提到了“优生学”,另外文中还写出了:“以儿童为本位”,“理解他们,指导他们,解放他们”等等这样先进的思想。

        民国时期,社会竟已进步如此!此文的思想过于超前,民国时期,刚刚推翻封建社会不久,如此环境,竟有如此真知灼见,虽有瑕疵,但瑕不掩瑜。

        尾声

        一叶知秋,管中窥豹,往往是经验使然。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才是生活智慧的一种体现。很高兴遇见了一位大师,而不是一位技匠。你曾使我感动,这已足够。

相关文章

  • 遇见-朱自清

    真没想到,读一本散文集居然要用几个月时间。放在kindle里面,确实不比实体书,实体书从厚度就能看出个一二...

  • 四季

    春 我在唐诗里遇见你, 在朱自清的散文里遇见你; 在桃红梨白间遇见你。 你来到我的田野, 给我一粒种子。 夏 我在...

  • 名家作品--散文1

    1:朱自清《海行杂记》 2:朱自清《西行通讯》 3:朱自清《威尼斯》 4:朱自清《择偶记》 5:朱自清《三家书店》...

  • 朱自清

  • 朱自清

    记得他的背影 匆匆然 忘了他的毁灭 梦里荷塘月色 梦外白鸥蹁跹 菡萏荷花 归途列车 从北京西一直开往重庆北 途径一...

  • 朱自清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

  • 朱自清

    做到真正了解一个人的作品,我想,应该先从了解作者开始,了解其作品的写作背景,才能更好的理解一个作品。朱自清是我最喜...

  • 朱自清

    1948年8月12日,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教育家朱自清在北平病逝,迄今整整70年。 一代文宗,匆匆而去,背...

  • 朱自清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因病于北平逝世。朱自清,1898年出生,原籍浙江绍兴。1916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

  • 朱自清

    关于朱自清的语文教育思想的研究,朱自清先生毕生的精力都用在了文学和教育事业,而且他将两件事都做得非常好,他的教育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遇见-朱自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duf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