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这回事,似乎一直都是劳心劳力又需要苦行僧般耐得住寂寞和清贫,假以时日还不足以成就,须天长日久才能有所收获的事情。
对“好这口儿”的我来说,就是简单粗暴地写写写,“只管耕耘,莫问前程”式地写啊写,时而公开发文,时而潜水写抽屉文,前两天大致盘点了一下,发现3年多来业余码字的字数还是相当可观的:近期某休息日单日码字量超8k字,近半年超20w字,目前电子文档总码字量超80w字,“简书”平台日更超100天超12w字、粉丝超100个,点赞近1k。
这么历数过来,看着一串串数字,还是比较有成就感的。
有人说,“鼓励是一种稀缺资源”,非常赞同。因为这世界的规则是:绝大多数人都宁肯锦上添花,不肯雪中送炭。
所以,不管做什么事,一路走来,总有那么一段甬道是暗无天日更不会有鲜花和掌声的。这种时候,人常常会怀疑自己,觉得自己好像不适合走这条路,会自卑,会犹豫,甚至会退缩、停滞不前。

可是,越是困境中的坚持,越珍贵,因为咬牙坚持下去,很可能就迎来柳暗花明;越是困境中得到的鼓励,越值得感激,因为或许一丁点肯定,就能给看不到希望的人继续走下去的勇气。
记得两年前的某次投稿,有位南方报系前评论部主编欣赏我的文字,接受我所投稿件的同时,鼓励说:不管你现在多大,处于什么状况,以你的思维和对文字的把握,十年后你一定会很厉害的。
在那段沮丧疲累到近乎阴霾的日子里,这位前辈的话无疑是一束强光,让我永生难忘。我把前辈的话当做鞭策和激励,努力在各方面突破自身局限,想尽办法保证业余阅读、写作的时间和空间。
随着码字量的不断增加,信心也在一点点提升。如今,我已经从最初的靠朋友圈转发阅读,获得阅读量和点赞量,艰难地进行着为喜欢我文字的所有人(尤其是陌生人)写作的转变。
可以说,这是一次充满挑战的自我突破,也是一次需要勇气的冒险。
可是,当我发现越来越多陌生人关注我时,当我发现微信封禁了简书所有的链接后我的阅读量短暂骤降后又慢慢回升时,当我发现半个月前的文章被推荐到简书首页时,当我发现一个月前的文章被加入某个专题时,当我收到我以前某篇文章被某个平台选入终审稿件的简信时……这点滴变化,都会给我继续写下去的信心。
不知道还有多久才能实现预期目标,但我想,对如今的我来说,那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已经在写作过程中体验到价值、快乐、愉悦,在读者的简单反馈中感受到自己所尽的绵薄之力对ta们的影响,给ta们带来的思考和改变。
嗯,只要一直走在路上,终有到达的时候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