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拾慧之四丨浅谈对射礼的理解

拾慧之四丨浅谈对射礼的理解

作者: _孙蓉蓉_ | 来源:发表于2020-04-16 10:21 被阅读0次

纵观《仪礼·大射仪》、《仪礼·乡射礼》及《礼记·射义》,可以大致地了解到古代射礼的程序及其中蕴含的封建等级制度。在本篇论述中,也将依据三篇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对射礼进行理解和分析。

一是对《仪礼·大射仪》的理解。

由于大射是由君主主持、百官参与的盛大活动,是君主、诸侯在举行祭祀之前选择参与祭祀的官员而举办的射祀,从文章开头就弥漫着一种庄重严肃的氛围。国君发布命令,冢宰告知百官,射人告知各公卿和大夫,司士告知士人和辅佐的人。品级相异的官员会由专门的人通知,其等级的森严程度可见一斑。在射箭前几天就要开始紧张的准备,射人需要在射箭开始的前一天检查射箭的器材、容器的洗涤和场地的扫除情况,司马要让量人丈量发射处到射布之间的间隔和安排躲避飞箭的地方。不仅如此,大射时需要演奏的乐器也要在前一天布置完成,这些乐器都有严格的摆放位置,且摆放方向也很有讲究。第二天开始大射的时候,程序便更加复杂了。大射前要举行燕礼,纳宾、献宾、酬酢及奏乐娱宾,宴会结束以后才开始射。主管大射仪式的司射,露出左臂,带着弓矢向君王请求开始整个射礼的进程,由有司将弓矢献上给君王,并且安设计算结果需要用的“中”和算筹,以及处罚违背礼的人用的“扑”。“中”是放置算筹用的器皿,在表面刻上猛兽跪伏的形状,它的背上可以容纳八算。按照规范,君王需要用“皮树中”,“闾中”和虎中,大夫需要用兕中,士需要用鹿中。正式的射礼有三番射:其一是不释获的射;其二是释获的正射;其三是出于礼仪的礼乐射。在三番射结束后要饮燕,燕礼结束后,宾客离席,射礼结束。

大射礼的等级之森严、秩序之井然,足以看出君主对大射礼的重视。大射是选拔参加祭祀的官员,祭祀是古时最重要的事之一,所以大射礼的纷繁复杂正能从另一面印证君王对祭祀的重视。通过阅读《仪礼·大射仪》和相关文章,可以从礼节中看出周代礼仪的完备和大射在当时的重要地位。

二是对《仪礼·乡射礼》的理解。

乡射礼是地方的官员为了推荐贤人和推举能人而开展的射礼。尽管乡射的级别低于大射,但是其礼节与大射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其复杂程度亦不输大射仪。正式的射礼前后,都会有燕饮的一系列礼仪,乡射礼也与乡饮酒礼同时进行。在射箭之前的准备过程中,有主人戒宾、设席位、陈礼器等多项礼仪,然后主人需要燕宾。燕礼结束后也是正式的三番射:其一是获而不释获的树模范质的三耦射;其二是正射,也就是主客的正式比赛;其三是出于礼仪的礼乐射。射后同样要进行燕饮,具体礼仪和乡饮酒的礼仪相同。最后便是送宾与拜谢酬劳。主人送宾之后的第二天宾需要拜谢主人,主人酬谢司正等为乡射礼做事的专门人员,这些标志着乡射礼的结束。

乡射礼是各个州在春天和秋天为教化当地民众、举荐贤才而进行的射礼,参与的人一般是卿、大夫、士这些等级较低的贵族。乡射礼作为一种常规的射礼,其与大射礼有许多相似之处。乡射礼也许可以看成是低规格的大射礼。乡射礼的仪式感同样强烈,这一系列的礼节和活动,不仅有荐贤举士的作用,更有敦化民俗的作用。在乡射礼的规定中,只有品德高尚并且得到大家一致肯定的人才可以参加射礼的一系列比赛。为了体现对品德高尚的人的敬重,乡射礼会依据所有参加人员的德性来分派角色,一般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处于重要地位。在乡射礼中还有胜者要为败者斟酒的要求,这些规定和要求具有循循善诱的教化功能。

三是对《礼记·射义》的理解

相比《仪礼·大射仪》和《仪礼·乡射礼》侧重对过程的具体描写,《礼记·射义》更注重对射礼内涵和外延的论述。《礼记·射义》中说行燕礼是为了明晰君主和臣子的等级差别,而行乡饮酒之礼是为了明晰长幼的高低次序。又说到射箭时动作一定要合乎规范,内心要沉着冷静,外表要身体挺直,这样才能把弓箭拿得紧瞄得准,所以说从外在动作就能知道一个人的内在品德。射箭时的乐曲和节拍也能很明显地展现等级制度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的重要性。天子用赞美朝廷百官齐备的《驺虞》作为节拍,诸侯用赞美按时朝王进贡的《狸首》作为节拍,卿大夫用赞美卿大夫遵循法度的《采薪》作为节拍,士用赞美士恪尽职守的《采繁》作为节拍。所以不同官员理解了各自伴射的节拍的内容,从而做好各自的分内之事,才能成就事业和树立德行,这样一来国家也就安定了。所谓射,就是寻绎,也就是要寻找自己的志向之所在,不同地位的人所瞄准的都是各自需要到达的目标。比赛射箭中也包含了求仁之道。射箭时要使自己做到心平气和、身体端正,若失败,也不应该抱怨超过自己的人,而是要回头反省和检查一下自己。孔子也说过君子没有什么需要争的东西,如果说有,那就是在射箭的较量中。由此可以看出射箭在当时的重要意义。

从《礼记·射义》中可以看出射礼是承载着中国礼仪文明的重要载体,它能传达出我们的民族性情和思想。并且在射箭中所体现的人文体育精神也是十分值得称道的,射箭有胜负,失败者要用大杯饮酒,因为他们的能力和德行都没有达到要求的水平,这与西方胜利者饮酒庆祝有很大区别。射箭还能塑造整个民族的气质精神,可能也是因为注重射箭等技能,所以百姓和官员都普遍拥有健康的勇武精神,也形成了开放、勇敢的国民性格。

通过对三篇文章的阅读,可以对古代的射礼有一个大致的理解。综合以上可以看出,在周代,射礼的礼制开始文本化《仪礼》和《礼记》都能够成书,将这些盛况记录下来。并且射礼的过程中也透露出明显的儒家思想,在《礼记·射义》中也用了孔子的故事和言论等。除此之外,射礼荐贤举士和加官增地或减地的倾向相当突显,树立和考核品德的目的也非常突出。所以,射礼在古代拥有很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对现在的许多行为也有借鉴和指导价值。

相关文章

  • 拾慧之四丨浅谈对射礼的理解

    纵观《仪礼·大射仪》、《仪礼·乡射礼》及《礼记·射义》,可以大致地了解到古代射礼的程序及其中蕴含的封建等级制度。在...

  • 浅谈射礼

    古往今来,中国以悠久绚烂的历史文化闻名于世,上下五千年的绵延沉淀,中华文化愈发深厚香醇。今日,我就将从这文...

  • 读《礼记•射义》有感

    读《礼记•射义》有感 射礼分为四大类:君臣为大射,友朋为宾射,乡里为乡射,闲时为燕射。乡射礼和大射礼在今天的《仪礼...

  • 六艺

    “六艺”课程体系 礼、乐、射、御、书、数 “礼”内容:朝堂之礼;祭祀之礼;待人接物之礼。《礼记·曲礼》中说,“道德...

  • 从射义观“礼”(上)

    《射义》读后感(上) 这篇文章从一开始,就点题说射艺与射礼关系的重要性。 古者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卿、大夫、士...

  • 漫随流水20-06-22

    6月22日,周一,阴,25至31度 写《论语》射礼这章,把《仪礼》之《大射仪》和《礼记》之《射义》读了数遍。《射义...

  • 对“礼”的理解

    中国古代,礼是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人们对神盲目崇拜的产物,区别于西方神明,中国神明是完美的零缺点的爱憎分明...

  • 灰子解字-候

    候者, 貌若箭矢射于箭布也! 古者, 有射候之礼也! 候字写于布上, 以箭射之, 中候者可谓高手也, 为人称道、佩...

  • 015. 无违;父母唯其疾之忧;不敬,何以别乎于犬马?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这句话要结合孔夫子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理解。 放到现在来理解,孔子就...

  • 书海拾慧四

    完美主义的积极方面取决于你尽力的坚定性,追求成功和高标准是对健康有益的特质。但是当你的整个自有我价值感都基于成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拾慧之四丨浅谈对射礼的理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dwlv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