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分享理念遇上陈鹤琴先生教育箴言(二)

分享理念遇上陈鹤琴先生教育箴言(二)

作者: 欧小丽 | 来源:发表于2023-04-07 20:18 被阅读0次

关于基本单元之二——思考,陈老先生也有箴言如下:

  1.发展思想的教育方法:

(1)儿童自己能思想到的,你切不可代他思想。

(2)使儿童得到充分的思想机会。当特意设置种种新动境、新问题,叫儿童来适应,来解决。

(3)使儿童得到丰富的经验,经验是思想之根本。

(4)教儿童善用言语文字以及学习种种美术。言语是思想的利器。

(5)改正儿童谬误的思想。

2.在各种教学形式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经常通过练习题课、课堂讨论、实验等了解和学生学习情况。教师要多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同学们要克服依赖教师的思想。

3.教学做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我们知道在做上教,才是真教,在做上学,才是真学。

4.小孩子学习事物需自己学习。

5.最危险的,就是儿童没有思考的机会。……一切的一切,若受习惯支配,思考的时间却是极少。

6.要指导思考是行动之母,思考没有受过锻炼,行动就等于盲动,流于妄动。

可见,在课堂上给够学生独立思考,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学生不经过独立思考,老师讲得再多,也无疑为空中楼阁。

关于基本单元之三——分享:

[if !supportLists]1.[endif]儿童教儿童,意思就是以儿童来教育儿童,以儿童来指导儿童。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小先生制”,就是以儿童教育儿童为原则的。

[if !supportLists]2.[endif]儿童为了要教,事先就得充分准备;在教过以后,他对于所教的内容,认知必然更加清楚。所以,儿童教儿童,不但是被教者得益,即使教者本身,亦得到很大的益处。这种得益,不仅是在教材以内的知识范围而已,儿童且获得发展创造才能的机会。

[if !supportLists]3.[endif]教师有时候可以叫学生去教学生。这种方法,尤其是训育方面用得适宜,所收效果有时或许比教师教授的来得大。

[if !supportLists]4.[endif]根据最新的教育理论,儿童的学习应当是集体的、互助的,因为大家的一件,一定比个人的意见来得完美。一级里有一个儿童成绩不好,全级的儿童,都有责任帮助他取得成功。而且,儿童教儿童完全合乎学习心理的原则,因为他们的话语和思想逻辑完全是相同的。

[if !supportLists]5.[endif]个人的经验是能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

[if !supportLists]6.[endif]儿童求助与助人的行为,说明即使在生长的初期,儿童的互助态度也已开始发展。

[if !supportLists]7.[endif]儿童互助运动,不但是适应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倾向,同时,它更是今日世

界所迫切要求于我们儿童的任务。

8.固然中国社会落后的方面还很多,而缺乏合作精神,确是一个眼中的缺陷。所以,谈做人,首先应培养这种合作的态度。

9.集体学习是活教育教学原则的一种方式。一个人的思想,需要有刺激,有了刺激,思想就越来越多,越来越进步。别人给我们的刺激,不一定是好的,但因别人的刺激而引起我们其他的思想,同样可以得到好处。

分享学习,就是构建一个学习共同体。可以是两人组,四人组,甚至可以是大组,也可以是全班。

关于分享理念的前提:理解、欣赏并认可。陈老先生也有提及。

[if !supportLists]1.[endif]小孩子从小就有羞耻心的,他喜欢别人称赞他,不喜欢别人说他、骂他。我们就利用这种心理去控制他的行为。

[if !supportLists]2.[endif]小孩子喜欢奖励的,不喜欢抑阻的。愈奖励他,他愈喜欢学习;愈抑阻他,

他愈不喜欢学习。

学好儿童心理学,理解、欣赏并认可每一个孩子,才能让分享真正发生。

关于整个分享理念中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师作用:

[if !supportLists]1.[endif]在现代很多学校中,他们只命令儿童去记些对他们毫无用处的知识,或者命令他们去学习一些在他们长远的将来才有些用处的技能,他们完全忽视了真知的获得,乃为实践的结果,经验的赐予。经验是知识的源泉,必须让儿童在实际活动中来发现其创造与发明之路。(坚持先思考,先让孩子下水去。)

[if !supportLists]2.[endif]教学上的最高理想为,一切活动由儿童自学;教师的责任,仅在指导,并准备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工具。(虽然这是最高理想,那就作为我们追求的目标。从目前看来,也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

[if !supportLists]3.[endif]寓学于做。学生在做的时候去学习,教师在做的时候认真去指导,然后学生得到的知识技能,才能正确无误,教师指导的时候,才不致空言无补了。(教师的指导是在学生思考与做之后,不是事先的预防针和挖陷进。)

[if !supportLists]4.[endif]儿童互助的事业,应当由儿童自己来主持,教师仅处在指导的地位。两个原则:凡是儿童能够想的,让他自己想;儿童能够做的,让他自己做,必要时,才给他指导。指导的目的是发扬儿童的才能,不是抑制儿童的活动。(仍然强调先下水再指导,并且这个指导还得有艺术。)

[if !supportLists]5.[endif]我们人类所有的经验,是应当利用的。不然让儿童自己去瞎摸,就是摸了一辈子顶多不过像初民时代的作品罢了。(教师还是有一定的指导)

[if !supportLists]6.[endif]教师决不能自己做,一定要让孩子做,否则只有失败的一条路!教师不能守旧,一定要改变态度,接受新的教育理论并加以实施。(学生在做中学是硬道理。)

[if !supportLists]7.[endif]我常看见有许多做父母的一看见小孩子做一件事情,恐怕他做不好而且费时,就叫他不要做,或者替代他做。小孩子做事固然不如我们自己做来得好而且快,但从小孩一方面看来,他不去做就不能得到做事的经验了。(将父母换成老师同样适用。)

相关文章

  • 孩子自己的天地

    关于孩子教育的理论古今中外有很多,最近看到中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教育理论,让我印象深刻。陈鹤琴先生的教育理念是基于...

  • 吴长江:我喜欢这几本亲子关系图书

    我喜欢这几本亲子关系图书: 1、《家庭教育》陈鹤琴著 喜欢理由: 陈鹤琴先生在《家庭教育》一书中这样写道:“做父母...

  • 55/100:不得不重视的《家庭教育》之一

    刚刚读完了《家庭教育》这本书,作者是陈鹤琴先生。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儿童教育家。 他...

  • 陈鹤琴“活教育”探索

    一、儿童教育和“活教育”实验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近代学前儿童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开创者。30年代末,陈鹤琴提出教师...

  • 【推荐】陈鹤琴的活教育理念若能被运用,中国教育将超过世界二十年

    今天,黎叔要给大家推荐的是陈鹤琴教授和他的教育理念。陈鹤琴,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教授,中国现代幼儿教...

  • 大师精神

    今天看了视频《大师--陈鹤琴》,陈鹤琴先生是我国学前教育的先驱。他留学美国归国之后就投身于中国教育事业,他关心贫穷...

  • 远足去

    在学前教育领域,陈鹤琴先生“活教育”的教育观念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幼教人,“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材”的教育理念也一...

  • 《家庭教育》读后感

    陈鹤琴先生的《家庭教育》一书以浅显平实的语言,阐述了儿童的心理特点以及为人父母者如何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书中陈鹤琴...

  • 《陈鹤琴现代儿童教育学说》感悟

    利用假期的时间阅读了《陈鹤琴现代儿童教育学说》这本书,给我印象深刻的是陈鹤琴先生对教师们的深情寄语:“亲爱的教...

  • 陈鹤琴先生家庭教育

    教儿有思,故陈鹤琴先生家庭教育问世,读先生94年前的作品,犹先生在眼前。遥想陶先生呕心沥血,为中华教育辛劳不辞。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分享理念遇上陈鹤琴先生教育箴言(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dxt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