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知识学习
005 先做后想,有效的行动者逻辑

005 先做后想,有效的行动者逻辑

作者: Xiri_M | 来源:发表于2017-03-25 16:06 被阅读75次

推荐阅读时间4分钟

01

一个完整的知识学习闭环,包括知识采集、个人认知、建立连接和践行反馈四个过程,而它们又分别代表着信息输入、信息处理、信息输出和信息反馈的四个阶段。

我们前两天聊过,第一步,问题导向、针对性的知识采集,第二步,目标导向、快速转化为个人认知,第三步,精简动作,高效地建立连接。

我们将分两天聊聊践行反馈,今天先说践行,一个信息输出的过程。


02

手艺是怎么来的?怎么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

一个工匠打磨自己手艺的过程,就是在重复一件事:多做、反馈、不断迭代。做得多了,能力水平自然就高,时间长了,手艺就是你的。

所谓的能力水平,包括两部分:行动的方法,和行动的熟练程度。方法靠认知输出,不只是学来的,也得靠不断反馈逐步提高。熟练度靠不了个人认知,就是多做。

很多人总是对如何开始有个心理误区。想着把该学的先学了,把该想的先想明白,然后从最好的情况开始做。因为他们自以为,想明白再做才高效。

错了,践行是行动者逻辑(先做后想),不是思考者逻辑(先想后做)。在你踏入一项工作之前,一无所知地思考或者异想天开都是在自欺欺人。你不知道具体环境是什么样的,可变的因素太多了。最关键的是,那些“前人的经验”真的可信吗?不先试试你怎么知道。

先行动起来,盯准目标,在环境反馈中不断修正方法,才能真正适应环境完成工作。拖拉机想开得直绝对不是靠把每一步想得极其周到,不一直看准前面的路,不断调整自己的手,你是开不起来的。

重要的事永远想不好。思考者之所以不能迈出那一步,主要原因在于害怕失败。但行动者总结了一条经验,同样提供给你用于验证:重要的事值得我们做,同样也值得我们犯错。


03

输出是学习中重要的一环。

学习知识有“5层塔”。只是听或看,你的知识吸收率最多达到30%;看人亲手做一遍,效果要好得多,但也只有40%;讨论是更好的办法,几个人一起思考,能量是翻倍的,刺激你就一个问题多方向思考。

而比讨论、看别人做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自己亲自做一遍,不只熟悉了流程,也能从反馈中获得新收获。

但还有更好的,让知识吸,收率达到80%甚至90%的办法——表达。

同样一件事,如果你给身边的人讲一遍,效果绝对不只停留在如何做上,你能把知识想得更清楚明白,再运用的时候也能记忆深刻、有条不紊。能表达出来的知识才是你的。


04

表达有很多种途径,给你推荐性价比最高的一种——写知识短文。

为什么要写?“文科生一定要学逻辑,理科生一定要学写作”,写作让脑子变得清晰。一篇文章不见得用华丽辞藻加以修饰,重点在于怎么把事情讲清楚,讲得别人能听懂。

写作,作为最容易实现的输出过程之一,在输出的过程中,帮你不断理清逻辑,把混乱的内容化至最简。用精简叙述的方式,把个人认知写出来,并呈现到别人的面前,你的收获远大于得到片面的个人认知。

为什么要写知识短文?信息碎片化时代,没必要写长篇大论。我们追求的是把一件事讲明白,而不是非要学术化地追求完美论述。没意义,也没时间。别忘了,你的时间也在变得碎片化。

可能一篇知识短文力量很渺小,但表达的潜力巨大。对于知识学习来说,事半功倍。

05

我们简单比较一下三种知识学习的工具,对知识短文有更全面的认知。

一种是读书笔记。内容繁杂,记录或是整理都需要大量时间精力。因为不是你的个人认知,用的时候要搜索重构,记忆效果也差,只能短暂记忆,不断复习。

另一种是知识笔记。内容精简,记录、整理相对方便高效,代表着个人的基本认知。用的时候直接搜索组合,适合长期记忆。但存在一个问题,你是在自我迭代的,如果你进步很快,认知不断升级,是很难回过头来理解当时的认知逻辑的。很久以前的知识笔记,价值将变得极低。

第三种是知识短文。内容精简,逻辑清晰。抓出来就用,回忆不受认知升级的影响,更适合不断自我迭代的你。

我们之前提到过,从本质上讲,知识学习的三种工具都是通过记录的方式,帮助大脑有效记忆的辅助手段。从这个角度评判,知识短文无疑是一种更有效的方式。

先做后想,用知识短文输出。你明白了吗?


这是“问学又人”陪伴您的第005天,期待与您一同进步。

相关文章

  • 005 先做后想,有效的行动者逻辑

    推荐阅读时间4分钟 01 一个完整的知识学习闭环,包括知识采集、个人认知、建立连接和践行反馈四个过程,而它们又分别...

  • 4.23有效行动者的逻辑

    有效行动者的逻辑: 1.先干了再说,用行动主导理性,然后在行动的过程中,调动理性一步一摇的辅佐行动,调整行动; 2...

  • 有效行动的逻辑:先干了再说

    【1】 一个多月前,我在“分答 ”上问了萧秋水老师一个问题:个人运营第一个公众号,有哪些常见的需要注意的误区?秋水...

  • 《逆向管理:先行动后思考》

    核心:成为优秀领导者的有效路径是由外向内,先行动后思考 一、为什么要先行动后思考 1.先思考后行动适合于自己熟悉的...

  • 行动者的逻辑:先干了再说

    脑中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想法,比如明天开始要努力学习、起早锻炼或者朗读,然后开始计划怎么学习怎么锻炼,网上搜索各种方式...

  • 学习的两个逻辑

    00 罗胖在《有效行动的逻辑》一辑中指出几个简单有用的道理:学渣逻辑、行动统领理性逻辑。从行动的逻辑到学习的逻辑,...

  • 有效行动的逻辑

    一,理论派信奉的逻辑:先想后做 举例1:大学生时期都是先复习,准备充分再考试 举例2:孙子兵法中:多算多胜,少算少...

  • 有效行动的逻辑

    做事情怎样更有效? 是想清楚再做,还是先做了再说? 今天看逻辑思维的节目,感觉自己之前存在思维盲区。 过去我总认为...

  • 有效行动的逻辑

    今天听了逻辑思维的《有效行动的逻辑》,颠覆了我们以前的认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未雨绸缪;做好充分的准备再去行动...

  • 有效的行动逻辑

    今天看了罗辑思维的《有效的行动逻辑》,我把罗胖的话摘录一下:什么是有效的行动逻辑?过去我们总以为,我们人类最值得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05 先做后想,有效的行动者逻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dyc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