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友常耀宗是我的良师益友。因近年我写作文章甚少,又因生活家庭所累,只注意工作挣钱。写作方面有些退步。
文友常耀宗
当年文友经过写作进了报社,逐渐当了社长。他干工作热情负责,文章写的好,体裁多样设及,新闻通讯报告文学;散文,小说,诗歌,杂谈评论箴言等。
文友嘴勤腿勤笔勤,他读完高中因生活所迫买上三轮车搞拉运,每天起早贪黑,忙里偷闲写文章投稿发稿。文章很受报纸电台欢迎。
文友与我己认识几十年,我因种种原因,打工挣钱,写稿投稿数量减少。文友一如既往写稿投稿被地方报社承认聘用,刚开始也就几百元工资。
二OO二年,我是写作高峰期,新闻文学稿向报纸电台频频发,其中我写的《感情债》经过常友协助专注修改润色,被《乌兰察布广抪电视报》刊用,并获稿费二十元。
旗报也基本每期正版和副刊常刊我釆写的消息和文学作品,但其中难免由常友修辞一番,更加精悍。
秦社长很热心,同过与领导协商把我吸收为旗报特约记者。我的写作信心更大,感觉前途一片灿烂。
文友不嫌收入少,因为自己明白,只要干上自己喜欢的工作,并从中获收益,何乐而不为?
当时秦玉宝是报社领导,他很器重常友写作精神,就把一些力所能及的釆访新闻;副刊黄旗海文学让文友主编。
文友为了鼓励我写作,并把我写作事迹编成《为了心中的最重》在地方报刊出。
我因生活所迫,去了鄂尔多斯达旗打工十几年。因工作所累,写文数量少了。质量也难上去。
友的文章也同时逐渐向市内外发表,因发表稿多,他还剪报剪稿,并在散文网专栏发文成为会员,点赞次数多,他的文章多以获国家地区奖。为此,他托知名人士写序并联系出版社,出版了自己心血文集近四十万字的《心域无疆》《窗外有树窗内绿》。
这两本散文集是常友对生活,对父母对社会的呢喃和感恩。我有幸登门得常友赠书,友并谦虚求雅正,写得感想还行,雅正不敢当,奈我人老才疏,除了写作水平难提高,其它方面也无奈。
当我得友文集,如获至宝。心说:这是常友几十年起早贪黑,呕心历血的结晶。
当年得友《心域无疆》一书己写过一篇《文如其人常耀宗》,我只不过写了些阅后感想。在报纸网络刊发。
年隔不久,常友《窗外有树窗内绿》一书又在马年之际预版。当我从网上知道己是2018年夏日,我为友的努力不懈并取得成绩而表示祝贺!
我找到常友曾给我的名片,存入通讯录,并给他发了一条忐忑不安的短信:从网上看到你有文集出版,首先向你祝贺,很想一睹为快,不知有藏书没有?
很快常友回信:有,福利你有空来取吧。
我想,瞅个机会回去取吧。
隔了几日,兄弟来电告诉我,让我回村拿上户口,身份证,说什么与土地有关,么村要扫描収录住户人口信息。我答应回去。
第二天,我让人顶班搭汽车一路风尘进了久违的前旗,首先徒步来到常友办公室。
常友见我,又惊又喜,互相寒喧后,他从书柜取出自己的文集《窗外有树窗内绿》递给我,手棒友的书,只见封面一棵树茵绿葳蕤。富有生命力,我想,这就是友心中的那片茵绿写作芳草地吧。
我为友付书费,友死说活说不收,他把掏出的钱装进吾兜说:〞我怎么能与你收书费,有你关注我就赠书所值。〞听之,我心很感动,多么质朴真诚感人的话啊。
与友告辞出来夹书回乡办事。
办完事抽时间,把文友书耐心品读。
翻开扉页,《丰镇文艺》主编丰建国为友写了序,并对友的四个书栏进行富有真挚灼见评价,从总体上看,常友写的文章文如其人涥朴,理智,语言贴进生活,富有真情实感。全书分四个章节,其一(留影),<故乡土窑>友用生花之笔书写抒发自己对故乡土窑的留恋和对窑的描写,其中介绍窑的特点,冬暖夏凉,但防震不强。作者侧重写外祖母每等年关,土窑经过祖母精心用花花绿绿的各种烟盒裱糊,装扮的富有喜气,令人神往。不由读之从心点赞。
其二(语丝)<父亲伴我走过>作者描述自己,赞哥有工作有文化,学有所成。叹自己常让父亲关爱,从父帮买三轮车拉运,逢村为父打理一切,解决吃住。从中体现一个伟大的父亲对于子女无私关心。该文总体写的很到位。
其三(风物)<秋日到乡野去>,描写自己与文友忙中偷闲去乡野享受美丽风景。给人以欲悦,美感。
其四(心烛)<副刊,报纸的引领者>作者发挥自己独到见解,对于地方副刊的重要和引领解说的很切中时弊。
作者最后还写了后记。
读之,全书的文章富有特色,如《走亲戚》书写细腻,情真,从文中可以感受到亲戚愈走愈亲的道理。令人读之不得不称赞。
其文如身临其境,从中感受到亲戚的亲。
看着文友的每一篇文章,如同听友的心跳,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友真诚道白。绝无虚伪。
我想,文友常耀宗是个爱好学习进步的写作者,不久的将来,他定会在写作这块属于自己的园地耕耘开出更好的花结出更美的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