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高中的一个暑假,我去到深圳旅游。那时还没有很多人用微信朋友圈,我每去到一个旅游景点就拍几张照片,开心地把它们发在了上面。
几年过去,再次打开朋友圈,里面已经充斥着琳琅满目的图片、文章、表情包以及心情。这里,已经成为了许多人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
只是,现在想点开那颗白色的相机按钮时,我总免不了迟疑一番。而且,我开始有空就把以前的朋友圈删掉。
删之前的朋友圈内容时,我还有点不舍:好可惜,我的所有光辉时刻和生活点滴,就这么被删了!那以后别人还怎么知道我曾有这么丰富的经历?
曾经的我,把大量时间花在了打造「别人眼中的我」上。我曾在图书馆自习读书的间隙,拍一拍书扉和笔记本,加上几句感慨伤怀,发送;也曾矫揉造作地四十五度角自拍,用美图秀秀把自己的脸P成尖尖的下巴,大大的眼睛,发送;也曾一到什么地方旅游,就拼命照照照,选出九宫格的风景,发送……
那时候的自己,奉行文艺至上的宗旨,发一张照片,一定要把照片精心再精心地调大小、加滤镜,配上反复斟酌的句子,才堪堪发出去。这还不算完,每隔几分钟就要刷一下朋友圈,看看有没有人点赞,有没有人留言,一颗心无时无刻不再牵挂着那发出去的状态,担心如果没有人回应会不会太尴尬?
别人的评论,要一个一个回,体现和朋友们的良好互动;甚至在评论别人发的东西时,我也会字斟句酌,极力在共同好友面前展现我们私交甚好。
结果玩着玩着,就变了味道。
变成不再是为了“表达自己”而发朋友圈,而是为了“伪装自己”发朋友圈。
直到我发现,身边不怎么刷朋友圈的朋友,个个都过得比我丰富,他们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不急于寻求他人的理解和认同。
说真的,可以公开展示给所有人观览的内容,大多数时候,其实无关痛痒。而我所珍视的友谊,是能够彼此分享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心绪。
我觉得发发图片和朋友们分享好心情、用简单文字记录生活琐屑,是件挺美好的事。
物为我用,朋友圈的出现,本是为了拉近和朋友间的距离。可是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反而受制于物、为了发朋友圈而发朋友圈时,就需要重新审视这件事了。
02
朋友圈中的大部分人,其实远远没有你想象中那样在乎你,关心你。
多么可笑,我们认真地筛选提炼出自己生活的精华,并且费尽心机去想如何才能高逼格地将它们展示出来给别人看,却没想过,也许对方可能压根不在意你的生活。
那些赞,也许只是他们无聊消遣时的随手一点;那些评论,也许只是他们礼尚往来的顺水人情。
而你,却当真了。
你为了让照片里的下巴稍微尖一点而修图半天,其实别人完全看不出差别;你觉得自己做了件了不得的事赶紧发朋友圈广而告知,其实别人滑过了就忘了,根本不记得你发过什么;或者,有的人压根就不看朋友圈呀。
我是一个人在生活,而不是一个人和无数来自朋友圈的目光一起生活。我不该被别人的目光绑架,更何况,那些目光,搞不好还是我自作多情的假想。
与其让时间被朋友圈不声不响地吞噬,我更愿意,把光阴浪费在我觉得美好的事物上。

到了现在,微信里已经加满了亲戚、朋友和同事。微信加的人越来越多,本来值得纪念的,芝麻绿豆大小的事儿都不敢发了。因为觉得难为情。
大家各自都有着独特的经历和三观,发一条真实的朋友圈,都会容易引起误解。你的快乐你的喜悦在别人看来可能只是装逼加炫耀,你的烦恼你的忧愁在别人看来只是空虚寂寞冷和无病呻吟,更多的人关注的只是你是否比自己过的好。
后来我学会了分组可见,名字就叫日常的忽略。
03
现在的我只保留最近发的一条朋友圈,因为觉得时间久了那些都是过去式了。不论是突然的小情绪或者感慨亦或是所见所闻,过去就过去了,记得活在当下。
另一个方面我不想新加的好友通过曾经发过的朋友圈判断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因为我也在不断变化。我更希望你跟我聊天,这样你才是真实地了解我,而不是通过朋友圈。
还有就是发给特定的人看,确定她看到了,目的已经完成,那么这些小心思就可以藏起来了。
现在,如果我真的有想表达的想法,我就去好好写篇完整的文章分享到公众号上。而不是像以前那样通过朋友圈支离破碎的字句倾诉,因为这会使我失去完整表达的能力…… 再说,你发个东西,还要思考哪些人可以看,哪些人不能看,搞一些朋友圈分组,还要把某些人设置成『不让他看我的朋友圈』,最常见的就是把父母都屏蔽了的。而且当你发了个东西没人理,你会难过,当太多人理,也会疲于应付,不累么?
还有,每发一次状态,接下来的心就要记挂着,撩人的红点是否该出现了。
我想我若发了关于生活的等等内容,难免会在意大家的评论和点赞,如果相要好些的朋友没有点赞之类的,心里真的会有些犯嘀咕,尽管其实心里知道真的没必要。可是没办法,有时朋友圈真的很像友情的测试所,真正不在意的人不是说没有,可我做不到。所以与其这样在意,还偷偷揣测,不如不发来的清净。
不过有时候也会想,我不发别人会不会觉得我不合群性格很奇怪,会不会影响我的社交等等。后来想想,也无所谓了,人生在世,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亲情终会逝去,友谊也许会背叛,爱情也许会离散。朋友又不只存在于朋友圈的点赞和评论上。真正的朋友还是要用心吧,那种虚假的关系,我认为不要也罢了。
你是你,你是在你自己的世界里唯一永远存在的。其他人都是你人生里的过客,他们驻足的时间或长或短,有的给你带来快乐,有的给你带来痛苦,有的给你挖坑让你摔倒来成长,有的专门来帮助你做你的贵人。
真正陪你从开始到结束的其实是你自己。所以懂你的人自会懂你,应该留在你身边的人最后也终被时间留下,所以做你想做的,喜欢的,自己真心认为正确的,别因为别人掩埋真正的自己。
04
有句话说的很好: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意识到你的生活对他人毫无意义。的确如此,你真正关心的人只有那么几个,那么真正关心你的,也并不多。
手机嘛,就应该做回它本来的样子,能够和朋友保持联系就好,把人搞的焦虑浮躁,就失去它的意义了。所以,关注一下身边的人和事,可能比关注朋友圈来的更值。
当我们告别十几二十岁的少年时代,挥手告别爱憎分明、喜形于色、五彩缤纷的朋友圈,迎接我们的是成熟、淡定和从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