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浪漫主义信奉“一见钟情”

浪漫主义信奉“一见钟情”

作者: 第一炉香_b5d8 | 来源:发表于2018-09-21 13:46 被阅读0次

        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有过这样一段话,“一个男人爱上一个女人,源于将她以隐喻的形式,留存在大脑诗话记忆的一瞬间”

        爱情是一瞬间儿的事,硬要把这“瞬间”纳入一见钟情的范畴也不是不行,与世面所理解的一见钟情,总归有个区分在那里。我以为的一见钟情,非是初次见面从感官上传来的炫丽,而是产生初次精神刺激的瞬间的见证时刻。这“瞬间”,是极其个人的,微笑、眼神、动作都有可能,亦或,在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给猫喂食,猫看着食物,你看着猫,我恰巧不经意看到了这。

        邂逅是缘分,相聚只一刹那。如果每一次相聚本身不能让爱情滋润和升华,只是充满了渴求与不安,我们何以期待并不可知的下一次,亦或遥远的未来呢?而不断闪烁的“瞬间”,则成为了爱情的保鲜剂,让我们对下一次留有想象的空间。之所以说闪烁,是源于到了后来,“瞬间”已经不那么醒目,需得寻求。在爱情里,我们难免会想要另外的选择,追求更好的生活,但是你仍然可以在现有的关系里追求更好的质量。好比有的人虽不喜欢旅行,但往往足够敏感,能在重复而干枯的生活中,发现细微的差别,甚至能感受到平日里阳光的不同,你我的不同,从而获得常人难有的体会与满足。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种“瞬间”是能够摧毁标准的。常言道,标准都是给不喜欢的人设置的,不无道理。理想对象就像理想一样遥不可及,只存在于你的臆想中,任何寻求理想对象的努力都是徒劳的。我们应当接受直觉的引导,不要压抑内心的“瞬间”。

        抛出了这“瞬间”的说法,说明我认为爱情是有理由的,即喜欢一个人总归是出自各式各样的条件。“瞬间”背后所体现的就是条件,又分为内在条件与外在条件,此仅为表现形式上的区分,实质上,条件是平等的。如果说喂猫体现的是“真”,那么一场奢华婚礼下表现的就是“富”。才华与内在条件并不比财富条件来的更加高尚,爱上一个穷人也不会比爱上一个富人更有道德,说到底,都是造成心动的因素,区别在于你受用于哪种“瞬间”。

相关文章

  • 浪漫主义信奉“一见钟情”

    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有过这样一段话,“一个男人爱上一个女人,源于将她以隐喻的形式,留存在大脑...

  • 从经济学角度看生活

    目录: 爱情 有些人信奉“日久生情”“细水长流”,有的则信奉“一见钟情”“轰轰烈烈”。这大致算是从双方相处的角度去...

  • 信奉

    魔鬼对奴隶说:“如果在你们心里不将我奉为至高无上的神,你们必将在地狱永世受烈火的焚烧。” 神却不这么想。

  • 信奉

    1 书生是个唇红齿白的书生,可惜命不好,辛辛苦苦赶考七年,竟连个秀才都中不了。 村里人时常嗤笑:皎皎少年郎,青春作...

  • 信奉

    “我所信奉的,只有神明,与你。” - 苏槐和甄语两个人都是修女,苏槐比甄语要强一点,信仰也比甄语高出很多很多...

  • 信奉

    早些年,村里的大爷,从台湾回来探亲。当年老蒋去台湾的时候,要带走大量金银物资 ,抓的壮丁 。到了台湾举目无亲...

  • 信奉

    忙碌的大脑与身躯 都不适合沉醉的夜晚 把睡眠的声音调到最大 让灵魂契合那放空的姿态

  • 信奉

  • 2017-06-02

    我曾经都信奉颓废浪漫主义,理想爱情是拥抱在沙发里看碟片靠救济金活到二十七岁,然后手拉手去卧轨,从未想过与任何人共度...

  • 信奉的话

    “让你的每一次过往经历都变成你的简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浪漫主义信奉“一见钟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eva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