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复杂的世界,我们每个人都会不可避免的受到伤害。
《宽恕》这本书所讲的就是教你如何走出心中的牢笼,放下故我,寻找真我。
第一个方面:真正的宽恕是什么样的?如何才能正视自己的负面过往和心灵创伤。
第二个方面:利用“宽恕的四个过程”,跟过往和解,宽恕伤害你的人、释放被囚禁的心灵;彻底放下过往,然后重新出发。
一、真正的宽恕是什么样的,如何才能正视自己的负面过往和心灵创伤
毫无原则的宽恕是不可取的。作者认为,宽恕这种行为,并不是毫无原则的饶恕伤害他人的行为,反而更像是主动寻求自己内心的解脱。
心灵上的创伤带来的后果远远比想象中更为严重,但是却常常被忽视,人们总是寄希望于自我痊愈。
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时间是治愈一切的良药,但是这句话并不客观,时间并不能治愈一切创伤。
比如童年阴影,如果一个小孩在童年时代受到不可磨灭的伤害,那么这种心理创伤会伴随他一生,在不知不觉之间影响他的人生,并不会因为漫长的时间而自然消除。
曼德拉有句名言:“当我走出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清楚,自己若不能把痛苦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其实我仍在狱中。”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个世界充满着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每个人都不可避免会受到伤害,但是如果做不到放下伤害,宽恕他人,那么这种创伤会像牢笼一样囚禁你的心灵,让你长时间饱受折磨。
二、宽恕的四个步骤
要实现真正的宽恕,释放自己的心灵,需要做到四个步骤。
1.讲出事实
比起仇恨来说,宽恕才是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人性。当受害者在说出自己被伤害的事实之后,就很少有人再去选择极端报复了。有可能在说出事实之前,他是一个满怀仇恨的人,可是在说出事实,寻求到安慰以后,他会变成一个心怀悲悯的人。
所以说,不要小看这一步,在治愈心灵创伤的过程中,说出事实,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2.正视自己的感受
大部分人面对负面情绪的时候,第一反应是逞强。
他们根本不会承认自己会因为某件事沮丧,或者会因为某个人悲伤,反而会故作潇洒,或者惜惜懂懂的认为只是寻常的心情不好。
这种人生态度看起来极其潇洒乐观,但是害处极大。如果不正视被伤害这个事实,那么它给你造成的内心创伤,就不仅不会消除,反而会深深隐藏在心底,长久的影响你的生命状态。
所以,正视自己的内心感受,对于治愈心灵伤痕来说极为重要,不可或缺。
3.予以宽恕
真正的宽恕是无条件的。无论伤害你的人有没有悔改,有没有向你道歉,有没有做出补偿,这种宽恕依然是成立的。
那么,要怎么才能实现真正的宽恕呢?
首先你要明白,人类是一个共同体,有着同样的感情,有着同样的生活。伤害你的人,之所以会伤害你,并不是单纯的因为他本性恶劣,没有人生来就是为了伤害他人。
在这个行为背后,是整个社会的责任,有你的责任,也有我的责任。
人类的命运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连在一起的整体。你受到伤害,有权接受所有人的安慰和帮助;同样的,有人伤害他人,所有人都有责任。
4.重建关系
在你宽恕了加害者之后,就说明你已经走出了困扰你的心灵牢笼,接下来当然是要重建生活。
这就提到了一个问题,生活是什么?
其实生活很简单,就是一段段人际关系的组合。你的亲人、朋友、同学或者同事,这所有的关系组合起来,就构成了你的生活。
而每一段被伤害的过往,就代表着一段人际关系的割裂。在宽恕过后,要重建生活,就必须要重建人际关系。如果伤害你的这个人包含在你的人际关系中,那么你还需要重建或者放下跟他的关系。
【本书金句】
1.时间不是治疗心灵创伤的良药,宽恕才是。只有宽恕过去,宽恕伤害自己的人才能重建未来。
2.这个世界充满着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每个人都不可避免会受到伤害,但是如果做不到放下伤害,宽恕他人,那么这种创伤会像牢笼一样囚禁你的心灵,让你长时间饱受折磨。
3.人类是一种社会性动物,所有人的内心深处都有共情的需要,需要寻求支持和认同,没有人能彻底孤立的生存。
4.真正的宽恕是无条件的,也就是说,无论伤害你的人有没有悔改,有没有向你道歉,有没有做出补偿,这种宽恕依然是成立的。
5.人类的命运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连在一起的整体。你受到伤害,有权接受所有人的安慰和帮助,同样的,有人伤害他人,所有人都有责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