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上关于“随便”两字,解释是这样的:“ 随便,指不加任何限制,不受拘束。没有统一、计划、方法或目的的;结构混乱的。
”从这个解释看来,“随便"属于贬义词。但是中华文字博大精深,又会随着语境的变化而意义也发生变化,在不同的语境中又会产生非贬义的意义。
“随便”一词,同样用在形容人很随便,可以是大气,豪爽。如:做人随便一点,不要斤斤计较;也可以是对自己不负责,不自重。如:某某这个人很随便。但是通过综合比较搜寻,无论是从语境还是语义来看,还是贬义的时候用的较多。
随便这个词有时候让人很头疼,无时无刻的出现,每个人都会被随便困扰到,小到吃饭,大到工作项目,家庭沟通,无人不受其害。
说起随便”这个词,缘于上午看一篇关于写作指南中的引用的故事,是郭沫若先生曾经回乡探亲被老同学索要墨宝一事,郭老的这位同学平时散漫懒惰,做事马虎爱敷衍,求郭老赐墨宝却用“随便”来敷衍,郭老遂提笔写下“不可随便”四字赠予他。“不可随便”,言简意赅,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都不可随便。
字虽小却彰显的是一种人生态度,态度决定行动,随便不等于没有原则。与人随便,难免不被认可和信任,自然也交不得多少良师益友;与事随便,便无坚强的毅力,甚至一事无成,得过且过。
但凡取得成功的人都不是随便的人,乔布斯如果随便,还会有苹果问世吗?我们还能享受到智能手机带来的便利吗?马云如果随便,马化腾如果随便,还会有享誉中外,令IT业从业者引以为傲的BAT吗?董明珠如果随便,格力能成为空调第一品牌吗?
成功的人他们的共同特点之一便是不随便,不随便的他们有原则、有毅力所以成功是必然。
对待工作随便,那么这样的态度必然决定了行动的懒散,工作上自然无法取得成绩。对自己要求太过随便,生活会变的粗糙,更谈不上品质,与其羡慕别人的优雅,不如从今天起戒掉自己的随便,无论是对待任何事情记得提醒自己“不可随便”,相信体面的工作、优雅的自己、品质的生活都会有。
不"随便"便有了毅力,首先从戒掉“随便”这个口头禅开始吧!哪怕是家人问你吃什么饭,也尽量不要再回答“随便”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