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考研已经结束了,18年的考研大军又源源不断地补了上来。然而很多同学对自己要不要考研还在犹豫不决,就像一个纠结体,怎么做都觉得不妥。考研或者就业是我们人生的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所以要趁早打算,提前做好准备,由不得我们有半点犹豫。
而考研对我们意味着什么?考研是继高考之后又一影响人一生的重要考试,然而却又和高考不同。对于应届生来说,考研并没有高考那么大的压力,不是说非上不可,而对于很多高三学生来说大学确是一定要上的。考研一般从大三下开始准备(大部分考生,大神除外),考研和高考差不多,可以说再经历了一次高三。但考研又和高考不同,高考我们只要按照老师的安排,乖乖学习就行了,而考研却不是,在备考过程中有很多其他的因素干扰我们,比如大三大四还是有一些课程要上,时不时开个会,做个试验,实个习,还有就是不考研的同学找到了一个好工作等等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到我们备考时的心情。所以说考研一定要有一个决心,一个能支撑你坚定不移的走下去的决心?所以要考虑好自己是否真的想要考研?考研的目的是什么?
考研还是就业,我觉得可以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原因。
先说客观原因吧,毕竟不是我们能左右的:
1、家庭条件不好。不管什么原因,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上大学的学费还是家人东拼西凑给借来的,或是用了助学贷款。我也是农村的孩子,我知道有这种苦孩子,学费全靠爸妈外出打工挣钱,一旦家里有人生了重病,或家里有好几个孩子上学,爸妈那微薄的工钱都不一定能够维持这个家的。还有的同学是老来子,爸妈都六七了,已经没有了什么经济来源,而且能孝敬他们的时间也不多了。所以我觉得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同学,可以先就业,在感觉自己需要提升的时候再考研也不迟。
2、学校或者专业原因,不好找工作。学校不好,专业不好,家里没关系(说的就是我这种)毕业了没有自己能接受的工作,比如我:二流学校的冷门专业,关键是不但冷门,还难就业,我们专业100来号人,做本专业的没有10个。如果觉得你的人生没有方向(当然有的同学还是有很好的规划的),来考研吧。
对于主观原因:
1、名校情节。高考那是要踩过多少人的尸体才能上985,211名校,不得不承认跟这些同学的差距,别管是哪方面。高考没能去上一个理想的学校,考研真的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相对高考,考研还是容易多了。
2、想在专业方面走的更深更远。我只是单纯的想学习,想做这个专业方面的专家,或者说像小时候的愿望一样,立志做个科学家。
3、职业的需求和自己对未来职业的规划。有的专业就需要高学历,学历越高,工作的起点越好,读研之后身价可以提升好几倍,像一些经管类的。而有一些工作就不需要,像很多理工科,本科毕业也能找个差不多的工作,可能研究生三年后还不如本科毕业的同学,工作经验更重要。当然还要考虑自己对未来的规划,你是想到企业单位上班还是想搞科研或去高校工作,这样一下子就明了了。
4、不喜欢现在的专业,想换一个专业。高考,我以高 学校录取最低分 2分的“优势”顺利调剂到了一个培养八百年都没兴趣的专业,错过了转专业的机会,这时考研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上面就是从主客观方面分析是否要考研,如果说我为什么考研,我有强烈的名校情节,虽然是农村的娃,不知道是不是我们村的风水好,左邻右舍的孩子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北航啊,武大啊,中南啊,我就是从小在“别人家的孩子”中长大的。能上一个名校真的是我的一个梦。还有就是专业了,没兴趣,还不好找工作,所以说考研我都没有犹豫过。
不管怎样,考研一旦选择,就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不要被外界的因素所干扰,像高三一样,再认认真真的学习一次吧,你会发现,那种感觉很充实,很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