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一颗存在于我们身体里的特殊器官。曾经,有无数人因为它而失去了生命,也有人因为它而得以延续生命。
但心脏的发展过程,并非像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它是强大的,它的跳动会让我们的生命能够继续存活;但它也是脆弱的,因为一不小心,它就会出现各种各种的问题,有些是先天的,有些是后天环境所导致的。
可无论是哪种,也无论心脏的研究有多复杂和麻烦,人类史上的医学研究者们都从未放弃过对心脏的研究。因为如果不解决心脏上的一系列问题,依旧会有更多人因为它而失去生命。但是,关于心脏研究的困难,除了医学研究者们,普通人是难以体会的,但作为一直享受着现代医学带来便利条件的我们,其实是很有必要了解一下医学上的那些故事。
在桑迪普·桥哈尔的这本《心脏简史》里,就记录了心脏的发展历程,以及那些和心脏有关的各种人物故事。
在医学史上,除了勇敢的医生,还有两类人也同样为医学研究而付出过很多,就是病人以及他们的家人。比如书里提到的那个患有VSD的格里高利·格力登和他的家人。
格里高利的姐姐刚出生时就被发现患有VSD,小格里高利的父母怕他会像姐姐一样,因为这种病而死亡,所以长期都让他待在医院里。可是。小格里高利的情况依旧没有好转,他的心脏有正常的两倍肥大,意味着随着可能发生衰竭。
这时候的小格里高利急需要一场手术来挽救他的心脏,刚好这时,一位叫利乐海的医生也需要一位真实的病人来做他交叉循环手术的实验品。在这之前,利乐海医生已经在无数动物身上试验过他的这项技术了,但是这是第一次真正在人的身上做实验。
利乐海医生的想法刚开始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在其他人看来,利乐海简直就是一个异想天开的家伙。因为利乐海的交叉循环手术是一场死亡率为百分之两百的手术,如果他要打开这个病人的心脏,想要有足够的时间来给病人的心脏进行治疗,就要用另一个活人来给这个病人提供血液和氧气。相当于两个人同时进行手术,如果成功,则两个人一起活,若实验失败,那就是两个人一起死。
好在最后孩子的父母同意了,让自己的孩子来成为第一个使用这项手术的第一人,一旦手术能成功,未来投入医疗使用后,将会拯救更多像小格里高利一样患有室间隔缺损的病人了。
所以其实除了医生们,还有像小格里高利这样成为医学研究中实验的病人也很伟大,正是因为有他们,所以才会有医学的一次又一次突破和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