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在李娟的文字里,遇见温暖

在李娟的文字里,遇见温暖

作者: 11山山 | 来源:发表于2025-11-19 19:25 被阅读0次

昨晚临睡前,翻了一下李娟的《阿勒泰的角落》,阅读体验,感觉是流畅而轻快的,甚至在某些时刻,会让人想起汪曾祺笔下那种浑朴自然的韵味。

一个作者的语言风格,或许正是他文字底蕴与人格魅力最直观的流露。

然而,比文辞之美更打动人的,是李娟笔下那种毫无修饰的坦率。她的叙述节奏,像一个亲近的小姑娘在你耳边噼里啪啦地说个不停,坦诚、鲜活,充满了生命原初的动感。

书中处处是浑然天成的妙语,令人忍俊不禁,又过目难忘。

她写金鱼,是“清洁的水和清洁的美艳在清洁的玻璃缸里妙曼地晃动、闪烁”;

她写树,是“远处空荡荡的原野里有一棵树正在回头张望”;

她写温孜拉妈妈,说“胸脯像兜着一窝小兽”;

孩子们听到行长来了,“这颗栖满了孩子的树在下一秒内,像掉果子一样,扑扑通通,转眼就掉得一个也没了”。

更有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私语:

因鞋子太臭而不好意思去看有翅膀的鱼;“就我懒,什么都不想做”的理直气壮;听闻妹妹的恋爱,竟“眼馋,简直想顶掉我妹妹自己嫁过去”;转念又想,“要是我的话,起码也得设九九八十一关……再想一想,也难怪我至今……”

这样的语句,捧读之间,只觉一个可爱、真挚、狡黠又温暖的灵魂跃然纸上。

更可贵的是,李娟让这片苦寒寂寞之地,焕发出永不枯竭的温情。当“我”拄着拐杖乘车,一旁的哈萨克老人会因“我”腿脚不便,执意塞来两块钱,送上质朴的祝福。在冰天雪地中,那节粉红色的车厢像一个移动的暖房,秩序井然,尊老爱幼。

而最动人的一幕,莫过于莽撞的“我”误坐在一对老夫妻中间。一路上,他们一对手紧紧相牵,另外两只手,则分别暖着“我”冰凉的左右手。

这份源于陌生人的善意,就此永远定格在了零下二三十度的戈壁滩上,也永远定格在了读者的心里。

于是我们明白,李娟其人与她的文字,本质上是暖色的。她呈现的世界,纵使冰封雪埋,内核却始终温热。

正如她在序言中所揭示的:“因为动荡才贪恋宁静与一成不变;因为历经暴力,才更愿描述平安与温柔;因为悲伤才敏感于喜悦。”

这或许便是“暖意”的终极源头:正是在洞悉了人世的悲凉底色之后,才对那些在自然与宇宙宏大而无常的舞台上,谨小慎微生存着的每一个生命,生发出最深切的悲悯,并环抱起这无比深情的温暖。

首发公众号活在春风里

相关文章

  • 李娟的文字

    早些时候在新华书店看到了摆在货架上李娟的《走夜路请放声歌唱》,随手翻了翻,看是大段描写景物的散文,而且作者李娟这个...

  • 2月:忙着过年,而后在书里偷闲

    1 《遥远的向日葵地》 作者:李娟 那时在丽江游玩,文姐推荐了李娟的《我的阿勒泰》,自此李娟的文字成了我的睡前悠游...

  • 3月和4月阅读小结

    -01-《羊道三部曲》李娟 李娟的文字总是鲜活,在夏牧场上,草很绿,太阳很短,人很渺小。《羊道》记录了李娟在扎克拜...

  • 我眼里心中的美

    二美说很喜欢李娟的文字,因为在李娟眼里“普通的人和普通的事却能发出耀眼的光彩”。史航说李娟“去哪里漫游,哪里就变成...

  • 沉溺在最纯粹的感知里-李娟《我的阿勒泰》读后感

    沉溺在最纯粹的感知里-李娟《我的阿勒泰》读后感 文:小羽 李娟的《我的阿勒泰》,是一本我喜欢的书,她的文字如同原生...

  • 感谢,文字里我们温暖的遇见

    自9月我在简书发布《我是一个没用的中年妇女》这篇文章来,陆陆续续收到读者的点赞和关注,直至今日达到3130的阅读次...

  • 生离

    高远与李娟结婚 已经有差不多10个年头了,在高远的世界里 李娟永远都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而在李娟的世界里,高远...

  • 如果你是男生,读李娟吧

    ——如果你是男生,读李娟吧,你会在她的文字里看到你的梦中情人。 李娟,突然想到这个人,生在新疆的一个写字的姑娘,也...

  • 在文字里遇见,56

    基本任务达到,礼物在路上。荡几天。 (恩师处借来的文) 大爱隐形于天地,使得万物和谐,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带着自己...

  • 在文字里遇见自己

    转眼间,文字之光公众号运行已超过2个月,而我在小编的岗位上也待了有两个月。随着对“工作”流程的不断摸索和熟悉,荐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李娟的文字里,遇见温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flzfs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