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刚到校,就看到了办公桌上的留言条,是纪律委员留给我的,大意是说昨天班长和小A同学发生了摩擦,让我一定要找班长聊一聊。正在我准备王班上走时,英语老师告诉我昨天英语课上小B同学玩墨囊,洒了隔壁女生一身墨水,估计女孩的羽绒服可能“毁”了,让我去了解一下情况。
来到班上,我开始找两件事情的当事人了解情况,其他学生在语文课代表和纪律委员的带领下早读。刚刚说了没几句,班级里传来一声吼叫:“你读不读书!”随即纪律委员冲了出来告诉我一个男生不读书,在写数学补充习题。我提醒那个写作业的孩子赶紧把作业本收起来,谁知他竟然不理我,继续埋头写作业。难道这作业是昨天的家庭作业吗?我问大家,同学们回答不是的,有一个好事者说:“老师,他是提前写的。”写作业的人岿然不动,继续奋笔疾书,这时恰巧数学老师进来收作业,便提醒他先读书,这孩子才合上了本子,却也不读书,坐在那里发呆。
我看着窗外明媚的阳光,心里一阵委屈排山倒海般涌上心头:好不容易有一个大晴天,一个春意融融的美好早晨就这样被破坏了!我沉静了几秒,调整好情绪后,抓紧时间处理问题:
班长和小A的矛盾是源于小A不服管,班长人高马大的自然脾气也没有控制好,导致了小A如同火上浇油般的“焚心似火”。不过两个人的的态度很好,都已经写好了反思,特别是班长很有男子汉的担当。小A呢,尽管还有些委屈,眼泪婆娑,棕色的睫毛上挂满了细细的泪珠,情绪总算也慢慢恢复了平静。
洒墨水的小B已经吓傻了,女孩的衣服据说都“洗破了皮”也没有洗掉。女孩的父母很是通情达理,并没有到我这里来告状。小B的母亲也很有担当,立刻承诺要赔偿。
比较棘手的是这个偷偷提前写数学补充习题的孩子,他的数学成绩很好,经常听到数学老师夸他聪明机灵、思维敏捷。语文学习呢,好像没有太多的热情,喜欢用免写卡免写读书札记、日记。但是他认真起来也听让人赞叹的,最突出的表现体现在习作和演讲上,是同学们心目中的“大神”。我很不理解他对待早读的态度,以为是对我、对语文有什么偏见。事实呢,他是对纪律委员“有意见”。原来如此,我心中舒了一口气——不必要求每个孩子都如同模具刻出来的,在一定范围内个性的张扬,创新的体现,不正是老师们应该努力追求的吗?如果孩子们“千人一面”,那么教育的意义何在?
突然,我又意识到,如果每个早晨都那样的风平浪静,那么又何来的“美好”与“糟糕”呢?想到这里,我释然了,恢复了平静,展露出温和的笑颜,开始上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