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兰的告别》这篇散文的结构构思得真好,值得学习。
散文从放风筝写起,想象风筝消逝后的去向,然后写友人的去世,与风筝消逝联系起来,真的是形散神连呀!这个开头给人以淡淡的忧伤的感受,不那么沉重,又因为猜想风筝“在无始无终的太空里,永不消失,永不坠落”而使背景阔大深沉。
写到友人,作者只写了他的一个特点——沉默,沉默地活,又静静地死去,简直是“宁默而死,不鸣而生”,这其中流露出作者对友人沉默离去的忧伤。
再回到参加友人的告别式,(作者不用追悼这些沉重可怖的字眼,而是用告别,题目中的告别),途中经过的一片花田是作者用笔颇多的地方,写花的形状、清新美丽,写花儿被剪的难过,写自己抱着一束马蹄兰参加告别式。作者看似无意地点出花朵像“嗒嗒”的马蹄,却没有回音,为文末听到友人生命的回声从反面作铺垫吧。
文末,作者由马蹄兰的幽静无语想到自然的规律: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又想到生命:在沉静中慢慢地往远处走去。运用比喻,把生命与风筝、与马蹄兰联系了起来。最后,以直接对话的方式,写听到了友人沉默的生命的蹄声,响起在孤独的小径里。
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征,感受到了散文语言的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