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Do.373-王丽红+24周+《从德充符看如何学习》

Do.373-王丽红+24周+《从德充符看如何学习》

作者: 王丽红_d013 | 来源:发表于2019-06-15 10:40 被阅读0次

第三次知行生课堂第一天就学了德充符,这篇文章主要是在讲如何进行精神世界的修行。通过五个小故事来阐述“德”,故事的主角都是肢体残缺但德行至高的人。这些人形态各异,但能“唯止能止众止”,“才全而德不形”,“德者,成和之修也”,“无以好恶内伤其身”。这些境界让人神往,结合我三次知行生课程学习的体会,感觉我们的学习也有五个境界。

第一,知。一直觉得自己记忆力很不好,因此第一次知行生课程,我拼命记笔记。把书上记得满满的,导致读书的时候都看不到拼音了。老师在课上特意提醒,不用记笔记,就全身心的投入听就好了。因为对记不住的焦虑,我忽略了这个信息。第二次课程,调整了策略,几乎把老师说的每句话记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记了很多,然而,回去翻笔记的时候。瞬间石化了,笔记上的字我自己都认不得。这就是关于“知”的境界,我们学东西,很容易陷入记住知识点本身,试图把知识,智慧生吞活剥的吞下去,然而效果并不好。

第二,觉。这次课程,我暗示自己,不去用头脑记任何东西,打开感官,让自己投入进去,记不住也没关系。我的课本和笔记空了,内心打开了,发现那些感觉进来了。虽然,也有很多话我不知道什么意思,但老师课上描述的精神生命的境界能意会一点了,有种内心充盈的感觉。在学习中,放下头脑,打开感受,让全身心投入到当下的课程带来的感受上,这样那些知识更容易印刻到我们身心里。

第三,行。知行合一是知行生课程的目的。庄子里面不仅有对“道”的描述,更有“术”的指导,很多智慧蕴含其中。这些智慧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一点点去做。如“无以好恶内伤其心”,让我们在生活中,不去争辩,不去执着是非,不被欲望迁令,不被负面情绪吞没,这个需要我们在一件件小事中去磨自己,这就是我们需要“日行一善”的过程。

第四,通。在大智慧的引导下,我们持之以恒的“行”,那个蕴含在背后的“道”会自然呈现,就体验到“万物皆一”了。

第五,无。“至人无己”,修行到极致,都不需要管自己处在什么境界了,无我的状态,能守其宗,但不知道自己在守其宗,应该就是这样的吧!

这五种境界是什么关系呢,我觉得前三个境界是基础,至少我们能吸取“知”,带着“觉”,同步“行”,凭借这些阶梯,一步一步的前进。才能“道通为一”,方可“无己无我。

路漫漫,始行之,唯持之以恒。

相关文章

  • Do.373-王丽红+24周+《从德充符看如何学习》

    第三次知行生课堂第一天就学了德充符,这篇文章主要是在讲如何进行精神世界的修行。通过五个小故事来阐述“德”,故事的主...

  • 庄子.德充符(读书笔记)

    德充符,德充于内,合于外物。符者,合于外物也。 王骀内有德,而从者众。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明白...

  • 同读《庄子》第十二天/德之本

    今天学习的是《德充符》,其主要是讨论人的精神世界。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德、充、符”。 庄子所说的“德”,并不是通常...

  • 学习庄子(德充符)

    2019-2-23 己亥开学第一讲《庄子•德充符》 1.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

  • 德充符

    文章结构 1.三个独脚人的故事,人虽残疾,但本性与常人无异。 2.丑人的例子,引出“才全”,“德不形”,应抓住根本...

  • 德充符

    我触摸的是现在的尘埃 还是昔日的城池 我濯足的是黄河的沙 还是沧浪的水 变幻的是天上的白云 还是地上的野草 永恒的...

  • 德充符

    德充符 德充于内,自有形外之符验也。 第一部分:兀者 1:兀者,王骀。兀者,受刖刑断足的人。 王骀,圣人也。...

  • 德充符

  • 每日学习:庄子·德充符

    内篇·德充符 译注 作者:庄子及门徒 鲁有兀者王骀,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常季问于仲尼曰:“王骀, 兀者也,从之游...

  • 《庄子》阅读笔记(五)

    ——德充符—— 【题解】 本篇是讨论道德问题的。 德充符——是指道德的充实完美。 其一:文中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Do.373-王丽红+24周+《从德充符看如何学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fov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