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作者: 意趣与刺点 | 来源:发表于2019-06-20 07:02 被阅读12次

卷三

一十五

原文

       英梦堂相公,诗才清绝。作里河同知,与余游扬州僧寺云:“萧寺廊回水一层,阑干闲处有人凭。书生自笑酸寒甚,不看春灯看佛灯。”后三十年,金陵弟子龚元超有一首云:“烟萝暗处石棱蹭,翠竹玲珑月作灯。听是谁家吹玉笛,画栏清冷夜深凭。”何其风韵之相似也!

译注

        英廉相公,吟诗的才能清妙绝伦。作里河副知府的时候,和我一起游览扬州僧人寺庙说:“萧寺廊回水一层,阑干闲处有人凭。书生自笑酸寒甚,不看春灯看佛灯。”意思:佛寺的回廊一层水气,有人闲着在凭依栏杆。书生自我嘲笑太寒酸,不去看热闹的花灯来看寂寞的佛灯。三十年后,金陵弟子龚元超有一首诗:“烟萝暗处石棱蹭,翠竹玲珑月作灯。听是谁家吹玉笛,画栏清冷夜深凭。”意思:在暗处茂密的杂草树木蹭磨着石棱,玲珑月亮当作照耀翠竹的灯光。听辨是谁在家吹玉笛,任凭夜色深深月色清冷仍依着雕刻了画的栏杆。其风格韵味是多么相似啊。

       英廉 (1707—1783年)冯氏,字计六,号梦堂,一号竹井老人,辽宁沈阳人,隶属内务府汉军镶黄旗,清朝大臣。雍正十年中举人,累官至直隶总督东阁大学士,仍领户部。乾隆三十四年,征缅甸,师行,命与尚书托庸等董其事。迁刑部尚书,仍兼户部侍郎、正黄旗满洲都统。工诗文,善山水及墨竹,有梦堂诗稿。乾隆四十七年,卒,谥文肃,入祀贤良祠。其孙女婿就是和珅

         萧寺,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梁武帝 造寺,令 萧子云 飞白大书‘萧’字,至今一‘萧’字存焉。”后因称佛寺为萧寺

相关文章

  •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卷三 六十四 原文 乾隆初,杭州诗酒之会最盛。名士杭、厉之外,则有朱鹿田樟、吴鸥亭城;汪抱朴台、金江声志章、...

  •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卷三 一十八 原文 诗有认假为真而妙者。唐人《宿华山》云:“危栏倚遍都无寐,犹恐星河坠入楼。”宋人《咏梅花...

  •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卷三 二十 原文 江州进士崔念陵室许宜媖,七岁《玩月》云:“一种月团圆,照愁复照欢。欢愁两不着,清影上阑干。”其...

  •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卷三 一十七 原文 余尝谓: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沈石田《落花》诗云:“浩劫信于今日尽,痴心疑有别家开...

  •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卷三 二十七 原文 辽东三老者:戴亨,字遂堂;陈景元,字石闾;马大钵,字雷溪。三人皆布衣不仕,诗宗汉、魏,字学二王...

  •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卷三 三十六 原文 诗虽奇伟,而不能揉磨入细,未免粗才。诗虽幽俊,而不能展拓开张,终窘边幅。有作用人,放之则...

  •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卷三 三十四 原文 诗如言也,口齿不清,拉杂万语,愈多愈厌。口齿清矣,又须言之有味,听之可爱,方妙。若村妇絮...

  •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卷三 三十八 原文 徐雨峰中丞士林,巡抚苏州。人以为继汤文正公之后,一人而已。母丧去官,有诏夺情,不起。其...

  •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卷三 五十 原文 诗境最宽,有学士大夫读破万卷,穷老尽气,而不能得其阃奥者。有妇人女子、村氓浅学,偶有一二句...

  •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卷三 五十八 原文 某侍郎督学江苏,罗致知名之士。所选五古最佳;七古则不拘何题,动辄千言,引典填书,如涂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fpr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