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正爱上读书,是近几年的事,可谓人到了中年。不惑之年,为了安抚毛糙的心境,便尝试着捧起书阅读,不知不觉中便爱上了书,这种迟来的“爱”,颇觉得有点可惜——青少年时期,没有好好读书,白白浪费了宝贵时光;但是感觉欣慰的是,我终于悟道了读书的要义,且喜欢了读书。一路走在读书的路上,我看见了别样的人生风景。
我的读书时间原本不多,就如鲁迅先生一样,他善于把别人喝茶聊天的时间用来写作,而我每天晚上,则使用孩子入睡后的一个小时读书。我把读书作为一天生活的必做任务;但我不会为了读书把工作、健身及陪伴亲人等重要事情丢在一边,这些都是生活的一个环节。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前提是他要热爱生活。我觉得自己算是热爱生活的一类人,我认为优质的生活,应该有书陪伴的生活,读书能滋养热爱生活的人,慢慢学会享受生活。我认为读书是生活的一部分,书可以成为你的恋人,就看你有没有艳福享受它。懂得享受生活的人,应该选择书为好友。但是,我发现当今许多人爱恋的对象是不能给予自己精神营养的物质,如手机里的游戏、短视频,还有熬夜打麻将的输赢刺激,或者夜市饭摊上撸串喝酒的瞎聊等等,这些耗费自己心血式的愉悦让许多人的烦忧更上一层楼,且毒害着现代人的心灵。其实,我赞成人偶尔可以放纵自己,挥霍一点青春,但假若一味地沉迷在低级趣味中,我认为这是人性的丑态和罪过,这种行为至少是对自己生命的慢性自杀。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的经历和大多数人一样,年轻时都曾依恋过手机、麻将牌,甚至酗酒等这些娱乐方式,除了能麻醉自己的灵魂,而对心灵的滋养则是有害无益。一天晚上,我酒醉的不省人事,妻子在街道的拐角,一颗法国梧桐树下,寻找到我。妻子生气的掴我的脸,责问我要这张脸何用,戏说我活的无聊、无趣。历经妻子的戏谑后,我反思、检视自己的思想,立志修复这颗受伤的灵魂。谁来拯救我的灵魂?靠人不如靠己!无意间,我翻出书柜里的一本书《一个人的朝圣》,读完三十万字、描述心灵历程的小说,我的内心受到了震撼。这本书让我沉浸在文学的世界中。至此,我开启了自己的读书之路,我坚持到图书馆借书,五年以来我没有懈怠过,读过的书三百余本。从小说到名人传记,再到哲学著作,我都借来阅读。
自从能够静心读书之时日起,我感到自己的心灵不再浮躁和彷徨,内心世界亦变得愈来愈丰富;我的行为不再如无头苍蝇似的乱飞,突然地不喜欢往人群里扎堆,或者聚餐喝酒嗨聊。我变得好静、沉默,让别人觉得“冷”了,不合群了,朋友圈变寂静了。
作为一个中年人,想决计读书的话,是需要“浪费”些时间的,但是能把时间用在读书上,我认为是很有价值的投资。
其一,这种效益更多体现在对读书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即三观的影响与改造。通过人到中年的我之读书之路,就可以证明书对读者的教育效果之大。读书的好处是自己,不读书的人绝对剥夺不了你的好处。读书能否改变命运,我不敢妄下定论,但是,以我之见,读书至少能培植一个人高尚的趣味,书籍里的智慧能够指引你的心灵向阳光开放,灵魂会在书籍里畅游而不断的修炼升华。读书让我脑袋活跃,我逐渐的能把所思所想诉诸于笔端,写成小文章,分享给我的亲朋好友。这在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因为,之前我不常读书,也写不出有见地的文章。
其二,这种效益会辐射到你的孩子身上。孩子假若采取放羊式的养育,十有八九都会荒废掉,这是人性的劣根性在孩子身上的反作用。我的孩子也面临懒于读书、没兴趣阅读的困境,我说教了几次,孩子仍然我行我素。怎么办?我想先做好自己再说,我很认真的读起书来,时不时与孩子交流自己读书的心得,大概是受我持续不断的“叨扰”,或者是受我读书的耳熏目染之作用,儿子从初二开始了读课外书,女儿从幼儿园开始喜欢上了绘本读物。到如今,我孩子的读书已养成习惯,我觉得自己的榜样力量是不可忽视的。我是下班回到家,只要女儿不缠着我玩耍,我都会走进书房读书。这几年坚持在家读书的经历,让我切实感觉到了在家里读书的好处。我家里安置了两个书柜,我和妻子都能捧起书本读书,或者陪伴孩子读书,我觉得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书香家庭。全员行动起来读书,是对家庭、家风、家教建设是最好的方式。总之,我感到自己的善读书是一件极好的事情,它惠及了、影响了我的家庭及孩子们。
其三,读书能修心养性。当我捧起一本书,就可以抛弃掉世俗的欲望、社会人事的纷纷扰扰、生活中鸡毛蒜皮的烦恼……把一颗疲惫的心融进书的世界中,尽情与作者及书里的人物开展对话、情感共鸣,进而感悟人生,启迪智慧。当你心神不宁,或者被生活所困扰时,除了游览山水、喝茶聊天等传统静心方式外,我觉得阅读喜欢的书则更有意义。读书不仅能启智,而且对人的思想改造最为有效。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在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仍旧是真理,因为书籍是记载、传承文化的基本工具,我们不能丢弃它,而浏览碎片化、浮躁化、低级趣味的电子文化。
很欣慰,我终于走上了读书之路。虽然人已到中年,但我愿意坚持读到生命的尽头,我有这样的勇气和决心,亲爱的朋友,您有吗?为我点个赞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