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伏
出伏指三伏天(初伏、中伏、末伏)的结束,标志着一年中最炎热时段的终止,2025年出伏时间为8月19日。
出伏的定义与三伏结构
准确定义:出伏即末伏的最后一天,表示三伏天正式结束。三伏天是中国传统历法中夏季最热的时段,分为初伏(10天)、中伏(10或20天)、末伏(10天),依据干支纪日法计算,以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起始,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起始。
与三伏的关系:
初伏: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持续10天。
中伏:初伏后第四个庚日开始,时长因年份不同为10或20天(取决于夏至与立秋间庚日数量)。
末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开始,固定10天,其结束即为出伏。
顺口溜记忆法:"一伏二伏暑相连,三伏立秋后边",概括了三伏的时序关系(初伏为一伏,中伏为二伏,末伏为三伏)。
出伏后的气候与习俗
天气变化:出伏后气温总体趋凉,但南方可能受"秋老虎"影响短暂回热;北方早晚温差增大,需注意防寒。
传统讲究:饮食宜滋阴润燥(如梨、百合),起居遵循"早睡早起",运动选择温和项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