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干里(一)

作者: 南园_ | 来源:发表于2022-08-27 21:59 被阅读0次

记得有一首《长干行》的唐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而于此,虽无意写青梅竹马的事,但忆及的是儿时旧事,因而借“长干里”为题目。事或有趣,或淡味,忆旧中略带反思。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近来总有点“怕”,怕墙上的岁月剥落的太快,不及回味;怕风云难测,一逝而去。诸如此类的“怕”,让我产生梳理一下旧事的想法,于是回思到了那时光的轴里........

        忆轴的起点是在江西的一个地方,那里叫宜春,那里盛产樟树(因为那时太小,对这种树,无半点印象,二十年多年后,在南宁的一个公园里,竟然也看到了些,叶子落得很美),那时我很小,记忆的也不清晰,大概是四五岁。

        和那个时代人一样,家父带着家人走四方,那时还小,自然是沉浸童趣的思维和童趣的世界里,难有深刻的理解。印象中,有几年时间在江西宜春那一带,家父忙着他的樟树生意,家母背着在那里出生的弟弟,牵着顽劣的我,就这样吧!

        有一个地方,印象很深刻,但那时太小,不记得其名其姓。记得那时是住在高处的屋台上,下看有不少大的池塘,池塘里养了贝或蚌,有些池塘上还有水榭回廊,因为有些意境,所以记忆深刻些。我在那里的“趣事”就是经常丢东西,衣服,帽子,鞋等,因为那时贪玩,记性差,玩得忘乎所以了,就留下“纪念物”回家了(遗落东西的毛病,直到初中后才彻底改掉,不过代价还有几块手表的)。还记得在那里,有一年池塘里,大丰收,很多大人,包括家父下塘抓了很多很多贝壳或蚌的,那个场面盛况,至今还记得。

        还有在一个地方,那是一个村落,那里山上应该盛产大的樟树(要不然家父为什么会选择住那里呢?)。住的那家,前面有一个开阔的场地,场地前也有个池塘,有一条泥路从右手边延伸到远方,至于延伸到哪里,当然是不清楚了,总之,那又是另外一个世界吧!那条路,我应该走过很多次,记得路边也有池塘。记得有一年,在那里下了一场雪,天地间铺了一大片白色,池塘里还结起了厚冰,那时太小,竟然玩心大起,出去,结果在雪地里,再也没法动了,好可怜啊!多少年后,在记忆深处,那里还是在下雪。对于那些在冬雪世界闹大的朋友,这自然是大惊小怪了,也许这就是记忆的独特处,各有所好。那场雪,是我第一次看到,也是至今惟一看到的,何况那是幼年记忆里的世界,点缀着朦胧的美。

那段时光也是最早的记忆吧!后来记得是在一个夜晚,穿过群山,离开了那里,坐上拥挤的火车。记得家母挈带着我们几个很小的孩子,也不记得过了多久,回到家乡的村子,那又是另一个记忆世界的开始......

相关文章

  • 雨后长干里(原创五绝,新韵)

    雨后长干里(原创五绝,新韵) 幽草虫私语,长干水月清。 千灯明似昼,形影候征人。 注:长干是长干里,出自李白的长干...

  • 春光好 | 续长干里

    词曰: 长干里,百花洲。近中秋。斜月又停江渚外,照归舟。 覆额新上银旒。青苔巷、俪影浮游。竹杖闲敲如竹马,怨声柔。...

  • 林一木·竹马丢在长干里

    【一】 如果把我和他的故事的开始放在一个合适的时间点,那我想,应该是我十四岁那年第一次写情书的时候。 那是我意识到...

  • 大报恩寺的前世今生(八)

    秦、汉以至唐代,长干里吏民杂居。以秦淮河之故,长干里人多以舟为家,以贩为业,从事商业活动,长干里也成为最大的商业区...

  • 2018-12-22

    图中的桥叫“长干桥”。桥左侧一箭之地就是长干里,俊男倩女,相依相偎,使我又想起李太白触情写的“长干行”:妾发...

  • 长干行(一)

    少年时候那些绮丽的事啊,其实都不过是因着一句“同居长干里”,却未必需要“两小无嫌猜”,我们会有嫌隙会闹脾气,会在慢...

  • 豆豆早读记录(5)

    长干行(节选)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今天我们早读的内容是李白的长干行,豆豆看着后面...

  • 青梅竹马

    青 梅 竹 马(一)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李白《长干行 其一》 ...

  • 诗发奇想李白(4)

    《长干行·其一》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

  • 遇见古诗词--遇见长干

    “长干”这个词进入我的耳朵里,是最近的事,没错就是听唐诗解读时。我听到了李白写的《长干行》,又听到了崔灏写的《长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长干里(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gwc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