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初一,新年第一天。
又是一个新年,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对于已经36岁的我来说,这个新年,就如同已经庆祝了36次的生日一样,滋味寡淡却又不得不过,我是爱生活的孩子,我试图努力,想要让这个新年过得与众不同,过得意义深远,也许是太过疲惫,也有可能是习惯了平淡是真,所以,这个新年,和以往并没有什么不同。
可,毕竟这是新年啊,是举国欢庆盛世欢腾的日子,心里终归是有些不甘心的,怕浪费了这一年一次的假期,可是,我又要用怎样的仪式感来匹配这样盛大的日子,又要如何庆祝新年的开始呢?想破脑袋,都没有什么能够让自己躁动起来,继而行动的方式,于是,就这样吧!
沮丧后的挫败感还是有的,连同,近5、6天持续休息的假期,把我一贯高效规律唯有工作的生活,完全打乱,手账几乎没内容可写,又浪费了5、6天的生命!“新仇旧怨”一拥而上,这该死的“年假”!
满腹牢骚刚一出口,老公惊讶我居然对放假不满,对休息不满!我也觉得自己奇葩极了。突然就觉得,我像一个穷惯了的苦孩子,猝不及防就富贵降临,荣华傍身,面对金山银山,无所适从,惶恐不安,甚至恐惧害怕,想要逃离现场,回归我的贫穷。自从辞职创业,就开始了无休无止的“焦虑,惶恐,惴惴不安,片刻不得闲”的“穷苦”日子。那个时候,天天盼望的就是放个大假,电话关机一个星期,管他三七二十一,能够踏踏实实睡个安稳觉,追那些脑残剧,刷抖音看八卦,逛吃逛吃,一定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浪费生命,挥霍人生”!可是年假真的来了,我却成了“叶公好龙”,才只是大年初一,此刻我已经被负罪感胁迫坐在了电脑前,码字,听课,捋工作,似乎唯有这样,方才安心。
上述“病症”我不知道是否有同患者?只是,很不爽,对,开始工作了也不爽,毕竟再过六天,我还是要继续工作的,但是可以随意挥霍任我浪荡的假期,却没有了。
回避“奴性劣根贱胚子”等实锤标签不谈。我复杂的脑回路,第一时间闪出的竟然是“临在”。是的,我的的确确不会“临在”。多年的人生阅历,职场训练,已经造就了我一身“向前看”“为未来而活”的能耐,并且渗入骨血。当初忍痛舍下还在幼儿园孩子,是为了给她一个更优越更富足的未来,可是等物质环境好了,却发现这孩子我一点都不了解,甚至有了代沟;当初为了创业打拼,身体严重透支,想等松口气再调理,等到可以轻松了,身体也很难调理了。

说到这里,想起了一件特别的事情,家乡盛产苹果,小时候,家里阳台堆满了父母单位发的几大箱苹果,吃不掉,居然成了家里的负担,记得妈妈总是先挑拣坏掉的苹果,挖去烂洞腐斑剩下坑坑洼洼的苹果给我们吃,记忆中,我们总是在吃坏苹果,似乎从来没有吃过新鲜完整的苹果,以至于我到现在对苹果的印象极其糟糕,基本不吃,母亲的“勤俭持家”无可厚非,甚至完美地影响到了我们三个子女以及我们的家庭。
母亲总说人要多想想以后,不要光顾眼前。是啊,“为了以后”“活在未来”似乎是我们好几代人都毫不质疑的价值观,我的整个童年都是在吃烂苹果,未尝不是一种“活在未来”的做法。“为了以后”“将来……”,如同一个巨大的诱惑,美丽的许诺,可也是一颗永远吊在眼前吃不到的“胡萝卜”,如同我小时候吃了很多年烂苹果,依然没有吃到一个完整新鲜的红苹果,那些本来新鲜脆甜的苹果似乎永远没有耐心等我,等我走到“以后”,以后成了最大的谎言,可是我们依然是它最忠诚的拥趸者。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足够相信,我们通过隐忍,努力,是可以活出未来的!而未来是绝对没有“烂苹果”的,未来有的都是美好!真的如此吗?读书时,最羡慕参加工作不用写作业不用考试的成年人,成年了,才知道只需要读书的孩子是最幸福的。单身时急于摆脱一个人的寂寞空虚冷,结了婚,才知道那寂寞空虚冷其实是许多人都向往的自由。
这几年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活在当下”,反反复复提醒自己的也是这句“活在当下”,也就是“临在”。
有朋友用“今朝有酒今朝醉,及时行乐”来诠释这句话,也有前辈用“不负春光只争朝夕”来践行自己的“临在观”。其实都是“仁者乐山,智者爱水”,没有对错高下,心安就好。
人生,是一趟远行的列车,每一处自有它不同的风景,遇山就不要思水,看见草原就不要惦记沙漠。守住当下的心,守住当下的光阴,“临在”才是王道。
“临在”也实在是困难的,难的是放下“少走弯路”和“念念不忘”,难的是许多人都忘记了无数个“当下”才能铸就一个“未来”。
“临在”实在是需要练习的,“临在”不是一种状态或者体验,是我们本就该具备的能力。
如此看来,今天新年,我给自己写的2019年第一个成长关键词就应该是“临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