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摄影青春旅行·在路上
鳌太穿越2|行走在中华龙脊上1

鳌太穿越2|行走在中华龙脊上1

作者: 风吹雨落田 | 来源:发表于2017-10-22 20:17 被阅读0次
文|风吹雨落田

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

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

……

《南山南》,一首很好听也曾很火的民谣,在听它的时候,我就会想起,那些在和分不清南北方的朋友聊天时的趣事,我会跟他们解释南北方的区分: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北就为北方,以南则叫南方。这是中学地理书上,我还记得不多的一个知识点了。

所以,当我准备鳌太穿越时,我才知道,以秦岭作为南北分界线的说法,其实,源于民国初年的地理学界,因秦岭南北的温度、气候、地形均呈现差异性变化,所以它才成为了中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而秦岭在两千多年前是秦文明的起源地,它也被因此被人尊称为华夏文明的龙脉,其主峰太白山,次峰鳌山,两峰直线间距为46公里。因此,鳌太穿越,就成了行走在中华龙脊上的徒步。

行走在中华龙脊上,这应该是想想就会让人激动不已的徒步路线。走前,尽管有诸多顾虑和挑战,但我仍决心鼓足勇气去尝试一次,那怕就一次。

经过半年时间的准备(贾哥他们已准备了一年多),九月二十二晚,贾哥、Jecheal、YR、土豆和我,一行五人,在广州登上了开往了陕西宝鸡的火车。此行原本六人,Don哥临时因事不能一起穿越,则成了我们团队此行的最大遗憾(实际穿越比预想复杂了很多,下山后,我们五人均决定不再带人重走此线路,因此,与Don哥无缘再汇于鳌太)。

尽管需要二十七小时才能抵达,但有同伴,还有穿越前的小激动,大家一路说笑,嗑瓜子,斗地主,都很兴奋。只是土豆第一次坐火车,一夜难眠,到第二天白天才补上觉。YR喝了土豆在途中买的一瓶牛奶后开始拉肚子,可当时我们谁都未曾想到,他由此开始了长达八天的拉肚子。而YR喝牛奶后来也成了我们大伙儿的笑谈。

二十三日,火车上,晚餐后

二十四日凌晨两点多,我们到达了宝鸡,在火车站旁的老旧旅馆里,小睡了三个小时,起来吃了早餐后,便打车直奔太白县塘口村的程秀才家,这几乎是所有走鳌太线驴友在上山前的休整和落脚之处,吃饭住宿,补充气罐,打听上山的驴友消息,或结识其它驴友。当天到程秀才家里只有我们,我们便借其厨房,自己生火做午饭,贾哥将我们带的腊肉切好,和米一起分成五份,准备着后面在山上做腊肉饭,五十多岁的秀才大叔,非常热情地给我们介绍关于鳌太的一些情况,也和我们聊起了家常,最后还把我们的信息登记起来,让我们下山后一定要报个平安。

做饭&分切腊肉

早早吃完午饭,我们开始分装公共物资,打包称重,大家都是40多斤,我和YR稍重。和秀才大叔合照留念完后,秀才大叔便用大拖拉机载我们到山口。中午12点二十分,我们正式开始了鳌太穿越,山口的海拔是1730米。

上山前的重量
上山前的合影

按照穿越计划,我们第一天要走到2900营地露营,营地的名字就来自营地的海拔,所以,我们第一天下午必须拔高1000多米,重装加可能会出现的高反,使得我们行进速度并不快,加上YR上山不久后,又开始拉肚子了,所以,我们边走边歇,山里气温不到二十度,且一路都有树木遮蔽,天也一直阴着的,看不到多少别致景色,但却适合拔高,此行开始还有信号,休息之余,还可以上网聊会儿天,等到后面一连几天都是处于失联状态。

密林遮远山

除了YR外,大家状态都不错,但YR虽因拉肚子有些掉队外,但仍坚持不减负,并继续前行,所以,我们到后面用手台保持联系,贾哥、Jecheal和我先到营地准备晚饭及搭帐篷。翻过水晶梁后不久,视野变得开阔了很多,但山中雾气较重,看不到太多东西,通过斜坡上几棵枯死的树木,我们判断这应该到了驴友称之为火烧破的地方。

疑似火烧破

而从此处往后,树木开始有了明显变化,不知名的小圆叶树便成了针叶形的松树,地面则由原本的落叶和石头上的青苔变成了厚厚的草甸+石头,很少听到鸟叫了,很安静,一路闲聊之余,我们便拿出音响放起歌来,后来想起自己带着佛歌,也开始放起来,让心也静静。

火烧破 路上的哭诉(枯树)

一路遇到了好几处水源,还有一些露营的痕迹,有几次都让走在前面的我,误以为就是我们第一天的目的地,结果都不是,直到最后根据轨迹,终于确定我们已到了2900营地。卸下背包,开始搭帐篷,过了一会儿土豆赶来一起帮忙烧水做饭,等到YR到时,天已见黑,看其状态,不是很好,可他仍没有一丝退缩的意思,让人心生敬佩。

吃完饭,烧好第二天喝的水后,大家进帐休息。半夜下起了大雨,早上起来,发现帐篷内有很多水,开始还不明就里,后来贾哥和YR都说,是我的帐篷的外帐没搭好,外帐和内帐黏在一起,加上山上气温低,湿气重,因此出现了凝露。所以后面几天,我搭帐篷时都特别留意此问题。而这也是此次穿越一个非常重要的收获,加上户外做饭等等,让我意识到:自己的户外经验还是太少,生存经验更少,不应以到过了鳌太而自大。

吃完早餐后,我们七点多便拔营上路,经过昨夜的大雨后,早上的雾气更重了。没减负,湿的帐篷打包后,让自己的负重也变得更重了些,好在身体状态还是不错的,没有什么酸痛感,天有些阴沉,担心下雨,所以我们穿着雨衣,一路前行,大约一个多小时后,在小松林里一处石头上休息时,发现有阳光射入进来,大家才开始兴奋起来,继续拔高。

初见鳌太的阳光

快到山顶时,雾渐渐散开,左手边的视线内,远处的鳌山大梁清晰可见,山与山之间被云雾环绕,云雾变化极快,转眼间,即可将对面鳌山遮住,一会儿便又散开,露现山峦。人生中,第一次感觉自己已登仙境。

远看鳌山大梁1

惊叹之余,大家拿出手机狂拍一番,继续向上拔高后,可又会发现,站的越高,景致越好,遂不再停留。当我直达顶上,环顾四周,开阔至极,飞速放下背包,奔向高处的一块大石头上。

远看鳌山大梁2

看着远处越来越清晰的群山,感受着暖暖的高原阳光,那一刻,我觉得,这样的风景,不管是别人形容的,照片中的,还是视频中的,都不及自己亲眼看到的,以及亲身经历并感受到的。它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但与鳌太的初见,已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之中。

远看鳌山大梁3

大家上顶后,也都是惊喜激动不已,继续狂拍合照一番后,穿过一片高山草甸,到达盆景园,成片的松树枯死,但形态各异,特别像被人工修剪的盆景,因此,它被人称为盆景园。盆景园有水源,地势平坦,山顶视野开阔,很多第一天早上上山的驴友会选择此处露营,运气好的话,第二天就可以在帐篷里看日出了。

盆景园

我们没做停留,直接穿过了盆景园,不久后起大雾,为防意外,停下来,等到早上还在拉肚子的YR赶到后,大伙儿一致决定帮他减点负,再一起前行。石头+草甸的路程,走起来还算轻松,快到导航架时,直上了鳌太线的第一个乱石坡,虽然有标记,但与土豆手里的轨迹相左,自己便一人爬上探路,石头直径多在一米以上,坡度也较陡,约有六十多度,贾哥和土豆不停提醒小心,所以速度较慢,也亏攀爬的慢,以致半坡脚底失滑,摔在石头上后,身体也无碍,所以,当时心态也没什么影响。不过,他们见有难度,便依轨迹绕右边前行。

雾渐起

后来,根据在网上看到的攻略才确定,这是一条略过导航架的捷径。导航架是鳌山的顶点标志,在上个世纪用来为飞机导航,现在已废弃。可对第一次走鳌太的我来说,怎么能不过导航架?我便折回到导航架等他们四人,等到后,一起开始过新导航架,新导航架过后,开始下小雨,雾气加重,气温明显下降,到药王庙后,大风渐起,大家不得不停下加衣服戴手套,我们开始第一次遭遇鳌太的大风大雾小雨的天气。

导航架 药王庙

等我们到麦积岭时,天色渐晚,按贾哥安排,贾哥、Jecheal、土豆一队先走,先赶到计划中的水窝子营地扎营,我留下等YR一起过麦积岭,大家用手台联系。

但让我没想到的是,至此,我便走完了接下来六天里最轻松地一段路途。

最后的坦途

相关文章

  • 鳌太穿越2|行走在中华龙脊上1

    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 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 …… 《南山南》,一首很好听也曾很火的民谣,在听它的时候,...

  • 2018 五 一 鳌太穿越招募令

    鳌太穿越,“鳌太”线是一条纵贯秦岭鳌山与太白山之间的线路,也是秦岭山脉海拔最高的一段主脊,被誉为“行走在中华龙脊”...

  • 鳌太穿越手记(D0、D1)

    “鳌太”线是一条纵贯秦岭鳌山与太白山之间的线路,是秦岭山脉海拔最高的一段主脊,鳌太穿越被誉为“行走在中华龙...

  • 风雨熬太,生死一线 之流水帐

    鳌太”线是一条纵贯秦岭鳌山与太白山之间的线路,也是秦岭山脉海拔最高的一段主脊,被誉为“行走在中华龙脊”上的探险。 ...

  • 鳌太穿越手记(D2)

    早上五点半起床,拉开帐篷,几近零下的温度吹得人透心凉,我哆嗦着把棉衣、抓绒裤穿上,才走出帐篷烧水做饭。朝...

  • 那年十一,走过鳌太

    何为鳌太,就是鳌山和太白山的简称,都是秦岭中部相对较高的山峰。穿越鳌太是很多户外人的梦想,有人去过很多次,有人还没...

  • 冬~鳌太穿越之行(一)

    鳌太穿越是指纵贯穿鳌山—太白山这一秦岭主脉的穿越线路,两山之间的直线距离为50公里,实际徒步穿越行程为100公里左...

  • 行走在天堂与地狱之间-鳌太穿越感悟

    2017年5月29日-6月2日,我们6人小组,5男1女完成了标准鳌太穿越路线,我的记录是全程82公里,个人...

  • 冬~鳌太穿越之行(三)

    第三天。呼啸的寒风夜里基本就没有停过,睡在帐篷里害怕得连人带帐篷都吹翻了。还好老天保佑,帐篷地钉打得比较牢固,整晚...

  • 冬~鳌太穿越之行(二)

    第二天,等天微亮起来,准备拿鞋子穿,悲剧了!没有完全烤干的鞋子放在帐篷边上,夜里风一吹结冰冻住了,穿不进去。只得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鳌太穿越2|行走在中华龙脊上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hen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