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我就养老院的员工疑似对母亲实行冷暴力一事,向李院长进行了投诉。
李院长很重视,秒回道:
“姐晚上好,谢谢您的信任,我明天会详细的了解一下这件事情的经过,实在抱歉给您带来了不好的感受和困扰,我一定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
其实我当时是顶着一口气,向院长进行了投诉,刚发完信息就有些后悔了。
无他,投鼠忌器耳。
母亲在哪里,我的心就在哪里。
那是一颗瞻前顾后、左右为难的心。
我几乎魔怔了一样,反反复复评估事件的严重性,并且要做好换养老机构的思想准备,母亲刚刚适应了新环境,猛然换一家对她的影响有多大呢?
那天我陪着母亲散步,母亲感慨:“你要是把我丢在这里,我都找不到路了!”
我说:“妈,我怎么可能丢下您呢……”
说着,我的声音哽咽了。
“我小的时候,您没有丢下我;现在我也不会丢下您的!”
我平静一下自己的心情,笑着对母亲说。
那天,我记得很清楚,母亲穿着一件粉色花的外套。
但是晚上养老院群里发老人的照片,不但母亲只有一张照片(别的老人有的4张、5张),而且母亲穿的衣服是灰色的,和前几天发的照片一样。
我一时气愤,便就之前发生的事情一揽子向院长进行了投诉。
事情的起因大约是发生在四个星期前。
一天,养老院的护士打电话给我,说母亲因为拿拐棍儿打护理员,自己的的手受伤了。
虽然护士说的话很婉转,但是经过我反复询问,得出了两个判断:1、母亲的伤口很重,但是没到缝针的地步;2、护理人员大概率还手了。
我当时的处理比较冷静。首先是,母亲的伤势虽然较为严重,但是没到缝针的程度,说明是皮外伤(杨先生和我第一时间去看望母亲,拍了照片、视频)。
再有,事件发生的地点没有监控,如果要追究取证很艰难。
除去这些因素,最让我为难的是如果我不管不顾地追究,怕母亲事后被报复。
还是那句话,投鼠忌器啊……
从那之后,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心理作用,我总感觉那位叫“苗苗”的护理员和我交流时爱答不理的,每天发母亲的照片都对焦模糊,而且比别的老人数量少。
我一直忍耐着,经常好声好气和苗苗交流,说白了,就是希望这个孩子能早一点消气,对母亲好一点。
但是四个星期的时间,我没有看到明显的效果,这才不得已投诉了他。
李院长特别重视,第二天护理组长就专门就此事联系我,进行了解释说明。
她没有避讳苗苗的过失,不但承认了母亲受伤那天“苗苗接住了拐棍儿,同时弄伤了奶奶”,也表示看到了我和苗苗交流的短信,批评了他“语言冷漠”。
养老院处理问题的态度,给我吃了一颗定心丸。
护理老人是很复杂的事情,就算自己的亲人侍候,也会偶尔出些问题的。
撇开机构和用户的关系,护理员与失能老人双方都是活生生的人,发生失误难免、发生矛盾不怕,只要能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体谅,就能继续走下去。
护理组长和我进行了良好的沟通,并且在当天专门为母亲建立了沟通小群,李院长、医生、护士、护理组长都在群里。
“各位家人们早上好~[太阳][太阳]为了更方便了解奶奶在机构的生活,今天开始朱奶奶的日常会在这里跟家人们反馈~有什么问题家人们可以随时跟我们沟通~[拥抱][拥抱][玫瑰][玫瑰]”
从这天开始,我便每天都能在群里看到母亲开怀大笑的照片和视频啦!
事情发展到这里,我的内心真的很感恩。
李院长、范护士、护理组长蕾蕾……她们每天为养老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面对失能老人,她们做的每一件事,都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充满着对老人们的爱心、和对生命的敬畏心。
是她们拯救了我的生活,也给了母亲一个更好的晚年,她们做的是善事、好事,她们一点都不平凡!
很庆幸的,我最终选择了信任,及时地与李院长进行沟通,而不是一杆子打倒一船人,直接把母亲转到其他养老机构去。
事实证明,沟通还是很有效果的!
母亲的笑容灿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