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想写一篇关于教育理念的文章,一直拖到现在。
父母大概是这个世界上唯一没有经过培训直接上岗的工作了,但是难道就因为大家都是第一次(第一次为人父母,第一次为人子女)就肆意妄为,不思进取了吗?我不能!
上天给了我一个“小天使”,我不能辜负这份厚爱,既然是我带她来到这个世界,我有责任教给她这个世界的生存法则。
众所周知,丛林的生存法则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为了能够站在食物链顶端,老鹰会在雏鹰长出翅膀之后,推下千仞高的悬崖,逼迫它学会逆风振翅飞翔。我也希冀我的孩子可以“在蓝天里自由飞翔——能够独立在社会上生存,有能力解决大部分的困难,可以化解消极的情绪”,于是我在她名字里嵌了一个“翊”字。
那么她需要掌握哪些课程?
1、从小树立同成人世界一致的是非观。
不因她年龄小,就放任她产生一些并不良好的思想和行为,比方:投机取巧,通过哭闹绑架大人去达成她愿望,破坏事先定好的规则等等。
2、学会控制。
控制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欲望,控制自己的时间和金钱。
3、学会协调不一致意见。
比方通过有效的沟通——了解对方与自己不一致的矛盾点,然后商量对策,在双方都有所退让之下达成共识,执行完成并形成惯例。
4、学会在遵守规则(尊重和敬畏规则、原则和底线)和打破规则(富有创意和保持好奇心)中找到平衡点。
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在社会上生存好,首先就要了解清楚它的“游戏规则”,规避惩罚的条例,在有奖赏的条例上多拿分;同时,要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打破陈旧的思维观念,探索发现新鲜有趣的事物,而这二者之间的平衡点需要她自己通过试错和思考总结(即演绎和归纳)来找出来。
5、需要在妥协和保持自我中找到平衡点。
在人际交往中,总免不了需要自我妥协,以配合大集体的要求,实现“大我”,但我并不希望我的孩子为了融合到群体中,而丧失自我思考能力,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我希望她能始终认清自己的内心,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知道如何去达成这个目标。
6、学会解决问题,而不是撒脾气
这个世界不是谁哭的更大声就会对谁降低难度,面对困难时,坐地哭闹只会浪费时间而对解决问题没有一点用处。所以我从来不怕小孩子哭闹,也不会怕大庭广众下“丢人现眼”而放弃教育理念,修改教育她的方式。只有正视问题,冷静下来想对措,问题和困难才会得到解决。
7、学会爱和保护自己
我想让她生活的开心,首先就得让她心中有爱,爱自己的家人,爱朋友,爱小动物,爱大自然,但也要只学会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会反抗不公平的遭遇,能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长大以后也能保护自己想保护的人。
那么我作为父母该如何教会她这些课程?
1、放手让她去尝试
我不怕她在学习技能的路上看起来有多笨拙,也尽量忍住“出手相助”,尽量做到“动口不动手”——用清晰的需要描述她需要的做的,做好防护措施,由她去尝试。
2、花式鼓励
我需要准备一万种不重样的鼓励,引导她向我需要她成长的方向前进。鼓励我想让她做的事情(独立吃饭,多看书,帮忙做家务等),鼓励她通过自我努力去完成事情(不挑食,爱清洁,勤劳,喜欢看书等)而不是天生不可改变的事情(比方漂亮或者聪明)。
3、赏罚严明的奖惩制度
做对了就奖赏,做错了就惩罚。奖赏可以是一些好吃的,而惩罚就是坐“淘气凳”,根据情节严重程度,罚坐5-10分钟。这段时间是用来冷静情绪,梳理事件,让她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明白刚才做错了什么,下次应该怎么做,确保她听明白,也同意按此执行。
4、以身作则,高效陪伴
为了让她长好,我必须严格约束自己,为她树立一个正面的榜样,父母自己做到才有资格要求孩子做到。我需要带领她探索学习,丰富视野,应对困难和人际交往。
在陪伴她的时间里专注同她玩耍、教她各种技能,不开小差不看手机,平常碎片化时间可以一心多用高效利用,但陪伴孩子的时间就只做好一件事就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