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说过,真正的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你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可我以为,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是更加幸福的一件事,能拒绝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是一种能力。
追求自己想做的事情,除了能力外,还需要莫大的勇气。说到这,我想起了我的瑜伽老师——莹莹。

莹莹是瑜舍瑜伽世博小舍的女主人,而她跟瑜舍瑜伽的缘分,要从2010年说起。那个时候,因为偶然的机会莹莹第一次接触到瑜伽,便喜欢上了瑜伽优雅的体式,可谓是一见钟情了。“当时对于瑜伽,没有清晰的概念,只是跟随视频练习。说来跟瑜舍很有缘分,第一个瑜伽老师是瑜舍的,第一节瑜伽课是在瑜舍上的。”几节课下来,莹莹的私教老师发现她的身体条件不错,真诚的一句“你的底子不错,可以考虑下走瑜伽职业的路”,让彼时在瑜舍上课的莹莹心中瞬间风起云涌,也正是在那时候,莹莹的心中播下了走瑜伽职业之路的种子。
当时莹莹是一家国有单位的HR,“在单位工作强度不是特别大,但是整体氛围和能量,让我莫名抵触。”瑜舍瑜伽的小舍就成为了她的一个寄托,更加期待来瑜舍的小天地舒缓自己。“好想天天可以待在小舍,何不辞职做瑜伽老师呢?”这是当时的她最迫切的想法,一提出想法,家人都觉得她疯了,稳定的工作,家人眼中的金饭碗,就这么舍弃?

可即使是从最功利的角度来说,为了追趋势、抢时机,而逼自己去做那些不喜欢的事,也是一种更无助、低效和危险的活法。不如跟随自己的内心,找到那件一辈子也不厌倦的事。一旦找到了那件事,走上了那条路,最终得到的,也一定远比逼着自己去做那些不喜欢的事情,要多得多。
一向乖乖女的莹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改变告诉了父母,她选择跟随内心是对的。从之前的不快乐,到现在的开心,感受到她的变化,以前不理解他的父亲,也尝试着去了解瑜伽。后来擅长书法的父亲还题字三幅,挂在她的世博小舍。

父亲希望女儿保持平稳静谧心态,不为杂念所左右,做快乐的自己就好。“当你明确了你的目标,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而带着最爱的家人的支持,莹莹梦想的羽翼一定会带她在瑜舍瑜伽飞得更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