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哥哥说,“只要你心态好,也可以说才开始。还长着呢。”立马,心里特别暖。
记得,在跟同事一起吃中午饭时,曾经讨论过兄弟姐妹的话题,诸如,是有哥哥好,还是有姐姐好,或者是有弟弟、妹妹好。当然,很多时候,年轻的80、90后同事谈论这个话题多是在YY。因为,他们多数没有兄弟姐妹,是家里的独生子女。
只有哥哥的我,对于有哥哥这件事的感触还是很深的。于我,哥哥对妹妹的态度,是随着哥哥年龄的增长而递增的,从嫌弃到关心,伴随着的是成长的过程。不过,总体来说,哥哥不会有那种特别细腻的“小”关心,都是男人式的“大”关爱。
回到小时候,哥哥总特别嫌弃我这个“拖油瓶”妹妹。就觉得,带着妹妹玩,耍不开,还要照顾妹妹,很是麻烦。父母是双职工,所以,很多时候,都需要哥哥带着我。而且,作为妹妹的我,似乎也特别爱粘着哥哥,因为特别喜欢有人保护的感觉。于是,每次哥哥和小伙伴出去玩,都得哭着闹着,要哥哥带着。可其实,哥哥也是小孩,哪里会保护我、照顾我?他玩起来,就只顾自己玩了,哪还顾得上我啊。于是,我右边额头补的3针就是跟哥哥玩的时候,被他的小伙伴不小心用石头砸的,当时可是鲜血直流啊。还是路过的大人看到,送我去的医院。可即使这样,依然,好了伤疤忘了疼,愿意粘着哥哥。直到我自己稍大一些,有了自己的同学和小伙伴。
作为厂矿子弟,一定是就读厂里的小学和中学的。因此,年龄差不大的我跟哥哥,总有几年会在同一所小学或中学。长大一些,哥哥对妹妹的嫌弃,似乎并没减少。似乎,一帮男生玩,若带了个女生,特别没面子,也特别没意思。好在,我也觉得跟男生玩不到一起,还是跟自己的小伙伴玩,比较有意思,譬如跳跳绳啊、打打沙包啊、荡荡秋千啊……因此,也就不再粘着哥哥了。只是,在家做功课的时候,就凸显了有哥哥的好处和优势,尤其是有一个数理化特别棒、还特别有耐心的哥哥,简直无敌——就没有做不了的题,也不可能有交不了的作业。哥哥的数理化特别好,而我的物理则很差,主要是因为初二开始学物理时,那个物理老师太差了。不知为啥,他一上课,我就犯困。我这属于只要犯困,就能着的主儿,经常上课就睡着了,真的睡着了。可见,启蒙老师有多重要。这一点,在工作中也有所体会——曾经遇到的第一个老板,给了我非常棒的工作启蒙。这个话题,留作日后再说。
我们都上大学之后,就总是处在不同的城市——不是他在大学的城市、我在家;就是他在他大学的城市,我在我的大学城市;或者是他在他工作的城市,我在大学的城市;或者是他在他工作的城市,我在我工作的城市。之间的交流也就变得越来越少了。可能也是因为是哥哥和妹妹,总是不会有兄弟或者姐妹之间那种特别亲密的交谈。可能是因为从很小开始 ,我跟哥哥就分处两个房间住了。要是兄弟和姐妹,多大,都可以同在一间房间住的,上下铺、甚至挤一张床。我看我一个闺蜜的两孩子,一个三年级,一个五年级,现在也已经开始各自拥有自己的房间了。这就是差别吧!
可,大家都工作后,交流却变得比以往多了起来,可能是因为在各自的工作中,都会遇到一些相似的烦恼。当然,还有就是有关父母的共同话题。不善言谈的哥哥曾经说,“别看我们平时交流并不多,但是,若是一谈起事儿来,思路上还是很容易相互理解的,这就是一家人。”
就是一家人,永远的一家人。这种默契,很难用言语来表达,都在心里。想起来,就觉得暖暖的。
最近,比较多叮嘱哥哥减肥,因为,他的肚子的确有些过大了。给他做个榜样先,我每天都要坚持锻炼。这不,又该去锻炼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