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上师(霍韬晦教授)这文章题目,脑子里便冒出好几个问题。性情到底是什么?性情跟中国文化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性情是中国文化的原点?找到中国文化原点又有什么意义?带着这些问题我一遍又一遍在文章中寻找答案。
性情到底是什么昵? 上师文章开头就点明“性情学是中国传统最正宗的学问,虽然历史上一直没有这个名称”。因为性情学早已融入在我们的生命中、生活中、思想中、行动中,自然而然,不须质询。上师明确指出,孔子提倡开发自己内心之“仁”就是性情。
为什么说性情是中国文化的原点?在中国的原始社会,尧舜禅让,开启政治文化、礼乐并张,可谓伟大的开始。然“三代之后,掉头向下,礼崩乐坏”,孔子便开出药方,指出拨乱反正之道在于“仁”。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便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而孔子总结上古圣贤们“仁”的思想(上师称为“性情”)也便是中国文化的原点。
上师在文章中对“性情”做了一些的解释。性情不是生理意义的、心理意义的,也不是社会意义的,而是我们存在的根基。对它的存在,必须采取感受——体会的进路。如果有性情,则一切不忍、慷慨、仗义、无私、奉献的行动就会出。同时在性情文化主导下,将是政治有德治、经济有均平、社会有信义、生活有礼乐、教育能成己成人。
而怎样才能开发出人的性情昵?上师便从中西教育的不同,来指明中国的教育应该以开发人的性情为主要目标。首先强调“人的问题,必须从人自身解决,而不能一切向外求。只有我们通向外物时能诚意、正心、正己、正念,才能得其正、得其真、得其道。中国人不是不关心知识,而是更重视求知时的态度。意诚,才不会以私意宰割万物;心正,才不会被欲望牵扯。
找到中国文化原点有什么意义呢?我想最大的意义是既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文化自信,也可以帮助我们化解人类危机。
我们知道,早在一百年前,西方文化入侵后,中国文化几乎被反传统、反专制反掉了。现在我们都成了黄皮白心的“香蕉人”,我们的行为、工作习惯、思维方式等完全西化如谈政治一定是民主、社会一定是自由、个人一定是权利等。我们好像是不会思考的孩子,哪里像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
西方强调的功利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等已经使整个西方社会出现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为了争资源,社会一定分化,分离主义愈演愈烈。这些危机的背后其实就是文化危机。西方的这些文化最终让他们掉入深渊。
富有性情的中国人,完全可以在未来打造一个拥有政治上的德治、经济上的均平、社会上的信义、生活上的礼乐、教育上的成己成人的完整体系,让这个体系充实而有光辉,如此便是人类的希望。
富有性情的中国人才是人类的希望――读《性情—中国文化的原点》有感
富有性情的中国人才是人类的希望――读《性情—中国文化的原点》有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