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我善良的墩厚老实的父亲留给我这么一门做饺子的手艺在今天会成为我走上美食之路的源起。想起父亲,过往的种种皆一幕幕象电影一样在脑海里浮现,眼里含着泪花思念今生最疼爱我的男人。
80年代末期,母亲停薪留职,父亲赶上三十年工龄年满五十岁便可退休的政策早早就退了休。闲不住的父亲做起了生意,开始卖水果。当时我们只是把临街的墙的小窗户开大了,母亲在家里卖食杂后来又经营服装生意,父亲则在街对面弄辆小三轮车卖水果。几经折腾,二老决定还是把店面全部打通,开小吃店。当时父亲母亲皆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就是靠自己“研发”,不断地问经和试吃慢慢做出自己的口味来。我家在南门头,正对着礼拜堂,斜对着龙海第二医院,占尽了地利,也得了天时,那时开小吃店的没有几家。所以生意很是红火。几毛钱一碗的卤面扁食水饺猪蹄面,一天的生意最好时竟然达到三百多元。想想那是在一九八九年啊!有做过小吃的都知道,那赚的是辛苦钱,虽然毛利看似有四五成。
可惜这样的好光景没有多久,南门头开始大面积拆迁。我们的房子也在被拆之列。眼看着辛辛苦苦经营的小吃店一转眼成为废墟,父亲一下子苍老了很多,再加上操劳,父亲倒下了,脑血栓突发已致半身不襚,一手一脚不能动弹。后来经过治疗,好了很多,但也大不如前。刚刚有所起色的小吃店因为搬迁和父亲的病遭遇重创。
现在想想,如果有现在的通讯发达消息流转的快捷,也许我家的小吃店早就名扬“天下”广开分店了。可惜了,当初的种种变故导致了小吃店搬迁之后被淹没在茫茫人海中。但是,父亲的饺子却成为我这二十几年来持久不变的一直陪伴着我的美食。
父亲的饺子是在他当兵的时候学的,父亲说他当时是个炊事员,在部队包饺子是常有的事。所以之前我们家没有开小吃店时,也有包饺子吃的习惯。为了开小吃店,父亲开始琢磨食材的配搭,面皮的嚼劲。广泛听取食客的意见并不断加以改良。我似乎得了父亲包水饺的天赋,母亲怎么也包不好包不美水饺,但是在我手里却可以捏出漂亮的元宝水饺来,而且又快又好。当时的我只是打下手,纯粹是包和擀皮。但是父亲的配料我都默默记下了。
父亲习惯在包饺子时小酌一杯米酒,配着花生米。父亲和馅料,父亲和面,父亲擀皮,我来包。这样的场面再也不会有了,可是这样的场面如此深地烙在我的脑海里。
我最最深爱的父亲啊,多么希望此时此刻你能够吃上一碗全部由我自己包的水饺了,从内馅料饺子皮。可惜天上人间再难以相见。可惜子欲养而亲不待。
来年清明时,我要在你的坟前摆上水饺。就此约定了。以此致我最最亲爱的老爹,我已满脸是泪,泣不成声。多么想老父你就在眼前就在身边啊,你一直操心一直放心不下的小女儿将如何报答你啊?
来年清明时,我要在你的坟前摆上我亲手做的水饺,就此约定了。
父亲的饺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