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公众号【麦小丁】征集优质文章婚姻育儿妈妈说
当孩子与大人“对抗”时——透过孩子看自己,引领孩子更有方!(2)

当孩子与大人“对抗”时——透过孩子看自己,引领孩子更有方!(2)

作者: 育儿育己刘栩旗 | 来源:发表于2019-07-12 16:39 被阅读10次

爷爷奶奶带着叔叔家的姐姐从老家过来了,茗茗和姐姐只相差10个月,很快就一起玩得热火朝天,看着他们把积木、铁轨和乐高搭配的创意玩法,我真心佩服孩子们的创造力。

当孩子与大人“对抗”时——透过孩子看自己,引领孩子更有方!(2)

由于玩得太嗨切换到作业频道时阻抗也增加。姐姐说先练字去小房间拿书包时奶奶说:快写作业啊!不听话不带你去玩了!姐姐马上眼泪出来了跑回客厅嘟囔着“哼!就不做!”我轻声对她说:要先练字就去拿吧。后来慢慢翻着包拿出本子去写了。茗茗说好做数学口算,姐姐写好了茗茗还没做几个题,看快开饭了我对他说:把这一天的几道题做完准备开饭。茗茗说:不做了。我说:不做你吃好饭没有休息时间要马上做。他说不要!奶奶开始端菜过来了,看到后说:要做就好好做啦!

茗茗说:不做!

奶奶说:不做就吃饭!

茗茗说:不吃!

奶奶说:没有大小,不讲道理,给你那弟子规你读过一遍没有?!

茗茗眼泪马上出来了,用本子挡着脸擦鼻涕。我帮忙去端菜一边观察,饭菜齐了我平静地和他说:你要么完成这几道题吃饭,吃完玩会再做,要么吃完饭直接做不休息。看他依然对着本子划空流眼泪,我便先吃饭。奶奶继续说,我轻声说:先不要说了,我们先吃。奶奶便也开始吃饭。

这个过程我看到我没有卷入他们之间的冲突,我看到奶奶的“讲道理”,看到姐姐和茗茗的情绪,内心对奶奶没有批判,对孩子们也没有担心,大不了一顿不吃,平时不合胃口了也有不怎么吃的时候。茗茗三岁前我上班爷爷奶奶在这边带他的,那时碰到这类情境,我嘴上不说什么但内心对奶奶的态度有着强烈的不接纳,对她的这种方式很反感。按照那时的模式我会想“你念了这么多佛经怎么还是这样对待孩子?然后又批判自己学习成长这么多年怎么还看老人?孩子怎么还这状态?对茗茗也会产生厌恶的情绪。如今,我只是看见,看见婆婆的模式,看见孩子的情绪,我只是看见不介入。

下午茗茗去小房间拿作业时奶奶在睡觉,他还笑着跑出来和姐姐说“不要被奶奶发现喽!”奶奶后来出来时还问拿什么东西还不让我知道,大家依然说笑,事情就过去了。就如同平静的湖水里扔了以块小石子。曾经的我容易停留在石子上而放大问题过度担心给孩子带来的伤害。静观其变,伺机而动,或许这就是老子所讲的“无为”。

记得有次和先生聊天时我还说:我发现学了些心理学有时也会成为障碍,过于顾虑给孩子带来伤害。先生说:是呀,孩子没那么脆弱的。前些天参加夏令营时,老师特别提到茗茗不自卑,我提到他和爸爸的对抗,老师说一个自卑的孩子哪敢和爸爸那样对抗,只是他需要提升表达的部分。我说那看来是我的自卑的部分还有,会投射到他身上才会过多顾虑。老师还提到他的自我有一部分已建设的很好,还有一部分需要不断加,他是不适合当面指出问题的孩子,因为他比较敏感会尴尬,不需正儿八经的随意说说让他听到就好了。

说到担心伤害,想起前些天看到一位朋友分享的关于她先生和女儿之间冲突的事,她说:

最近在一次女儿与她的爸爸之间突然发生冲突之际,我竭尽所能的告诉、控制、限制、提醒我自己,不允许自己介入他们之间的关系,虽然没有百分百的做到,但也是进步非常明显;于是也因此为他们留下了彼此之间充分互动的机会;更加给了自己看见我自己在关系里的真相的机会。我也有充分的机会与自己在一起,和自己的痛苦充分的相处,收获可谓巨大。

    我充分的看见自己的内心模式:在这场父亲与女儿的冲突里,我觉得女儿是受害者,我有强烈想要在冲突里解救女儿的欲望,如果我不去解救,女儿一定是10分痛苦,而我也会10分的愧疚。想要对冲突里的父亲破口大骂,想要从此不再理这个父亲,甚至想要从此离开这个父亲,因为他这是在深深的伤害女儿。 我就和我的不能解救女儿痛苦和愧疚,以及看着女儿被伤害的痛苦和无助,以及对那个父亲和丈夫的失望和愤怒这些感受一直一直在一起。

  冲突当晚后的第二天,我以为女儿可能离家出走或者不出房门或者当晚在房间哭了一晚上,或者从此很长时间不理父亲,或者痛苦很长一段时间,或者抑郁症又出现伤害她自己。 可是,很出乎我意料的发现,女儿第二天早上和中午依然像往常一样与她的父亲互动;在爸爸为她做了午餐之后爸爸午休过后准时叫爸爸起床上班;没有觉察到她有我想象的一半痛苦。在冲突中我觉得女儿10分痛苦,而女儿实际其实却只有1-2分的不舒服而已。

    原来,这么多年,在女儿与她的父亲要互动的时候,我都因为这样的内心模式残忍的阻碍了她们父女之间的互动,硬生生因为自己的观念横亘在她们父女之间。而截断了女儿与父亲之间的链接。我突然觉察,这一点,我的责任最大。

  于是我和老公分享了这些,老公非常感动和感激于我的看见。同时,他也开始告诉我他开始的觉察:为什么,只要女儿一开始和他大声的说话和吼,他就无法忍受开始爆发,忍不住要动手。原来这与他自己的成长有关。在他们的原生家庭里,任何孩子只要大声和父母吼叫,就几乎逃不脱会被打。

  我们都开始看见与面对自己的人生课题,把重点放在自己的成长和觉察之上。

朋友的分享也让我看到自己的影子,当茗茗和奶奶或爸爸对抗时,我也想扮演一个拯救者角色,没能阻止我认为的伤害时,我会自责觉得没有保护好孩子没有尽到做妈妈的责任,而事实那都是我想象的,事实是当我从冲突中抽离,他们彼此都获得成长,而我的“拯救”是在阻碍他们。我需要的是像朋友一样和自己的痛苦愧疚和自责在一起。

透过孩子看自己,引领孩子更有方!有方向,有方法!相信我们透过不断深入自己,穿越自己时,会看到一个全新的自己,全新的孩子。在路上,与君一起探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孩子与大人“对抗”时——透过孩子看自己,引领孩子更有方!(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idy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