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五者圆而几向方矣!
下面这几句,是从老子那里脱胎而来,是典型的道家思想。
“大道不称”,道不能称说,所谓“道可道,非常道”。一切有关于道的言说,都是比量,不是现量。圣人为众生开示,是说而未说,不说而说。道不在语言相、文字相当中,它是离一切相的。但是,道不是和万物对立存在,它又是即一切法。我们学道修道,是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
“大辩不言”,这是老子讲的“大辩若讷”。圣人不是不善于演说,是不好辩。《维摩诘所说经》中,文殊师利菩萨问维摩居士:什么叫“不二法门”?维摩诘居士“一默如雷”,以沉默作为回应。不辩是一种大智慧,正所谓“此处无声胜有声”。人类的耳朵,所能听见的声音极为有限,那些超声波、次声波,我们就听不到。《齐物论》开始讲到“天籁”,什么是天籁之音?老子用四个字:“大音希声”。你的所作所为、所想所思,都写在脸上,都被别人看得清清楚楚,不必用说辞去掩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人却总喜欢夸示于人、徒逞口舌。沉默是一种力量,有句话叫:“沉默是最大的蔑视”。
“大仁不仁”,什么是“大仁”?简单地说,就是天下为公。天地真正是大公,没有偏爱于万物,人却很难做到这一点。道家总是批评“仁”、“义”,实际上,批评的是人的伪善。做善事总想到要得到人家的感激和回报,这是收买人心,是“市恩贾义”。不管我们有多大的功德,都应该保持谦德,不能夸耀自己。俗话说的“养儿防老”,儿女孝亲是天经地义的,可是父母如果把养育儿女的辛劳,当作是“交易”的资本,强迫儿女一定要满足他们的意愿,这样会使爱大大的变质,甚至酿成人间悲剧。道家的仁爱,讲求的是无心,其实说到究竟处,还是要无我。


“大廉不嗛”,“嗛”意为诚信。真正的廉洁不是凭借着宣传,而是要做到不自欺欺人。在大众面前表现得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可是私底下,悭贪无厌、渔猎声色,这样的人很多。谋取钱财的贪官人人痛恨,但还有一种贪官,却是很难察觉的。这种人贪图的是权力,是名誉,他们会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或声誉,对亲友、同志痛下杀手。对权位的贪污是隐性的,也是极具破坏性的。另外,清廉也要避免过分的做作与矫情,就像明朝的海瑞,虽然为人正直,但是不谙人情世故,不擅长搞人际关系,没有能够充分的利用社会资源,这样是吃不开的。

“大勇不忮”,“忮”是凶狠的意思。好勇斗狠不叫真正的“大勇”,那只是逞一时英雄,难以承担大任。从前上海滩的杜月笙,可以说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是个叱诧风云的人物。他那个形象、气质,一点都不像流氓大亨,这个人虽然出身低微,但非常知道文化对于一个人有多么重要。他讲过一句话,很有道理。他说这个世上有三等人,头一等人,本事大的很,但没有脾气;第二等人,有本事,也有脾气;末一等人,本事没有,脾气却大的很。真正了不起的人,是为了人民、为众生担负责任,在大是大非面前,体现出大仁大勇。如果只是动辄冲上街头喊打喊杀,那不过是古惑仔所为,成得了什么气候。我们看寺院里面,那个殿堂上面写着“大雄宝殿”,佛陀才是真正的大英雄,用智慧影响两千多年以来的人类。一个人能够“立德”、“立言”、“立功”,为世间做了贡献,就值得肯定。而如果能“无己”、“无功”、“无名”,这就是修养工夫到达极致了,只有圣贤才能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