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家了。
回家几天,算是经过真正意义上身和心的放松。
老家小县城,非常地安宁。习惯了都市里的繁华,竟然有一点点不习惯。这里车很少,车速也慢得多,整个城市的节奏都比较悠闲。
空气很新鲜,清冽的新鲜。
风景依旧,没有太大的变化。
这段时间,我对于人生的方向有了新的思考。从一个维度到另一个维度。
有一个词叫“管窥”。意思是一个人会受限于自己的见识,作出局限于自己片面见识的判断。犹如坐井观天。
很多时候,人们都会“管窥”,被思维的局限形成的“竹子”遮挡了视线。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验都有限,所以这不可避免。
我觉得在之前,自己的想法,就是陷入了“管窥”。我纯粹从某个角度出发,扼杀了无数可能。
但这一时期的调整,让我跳出了之前的想法。
之前我一直担心一些还没发生的事,并且纠结于自己应该一直从事一项职业,而且受限于人们惯常认为的技术人员的职业路线,以为除了技术一条路走到黑或者转到管理层便再无路可走。其实生活有很多种可能,活好当下更重要,而你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来定义,做让你觉得快乐或有意义的事即可,并没有某种既定的模式,完全不必理会世俗的既成。
想明白了一些事,就一身轻松了。然后轻装前行即可。
回到家快一星期,仍然没能找回原来的状态。和之前的习惯彻底断裂,则无法回到原来的节奏。
之后想趁着假期吃好、玩好、睡好,该读的书读完,该写的代码写完。
收拾东西的时候,无意发现自己小时候粘起来的破碎的陶瓷杯盖,用纸卷芯做的笔筒,然后蓦然回想起小时候的种种,不禁感叹一段天真快乐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了。也开始感慨自己没有小时候的那种巧思了。
感觉大人是种很无趣的生物。总喜欢想复杂的问题,又无法发自内心的快乐。我觉得孩子会快乐是因为真的没心没肺。而大人是因为心中装了太多沉重的东西。然而现实又无法让人如此沉重。
其实快乐很简单,想问题简单一点。
另一方面,我觉得自己相比中二时期,思想确实成熟了不少。那时候我自己觉得自己的思想已经基本趋近于成熟了,但现在想想,还是有很多幼稚的地方。比如,那时候自己就属于很容易被类似《读者》之类的杂志上的那种类型的文章煽动,不加思考地相信那些言论。原因很简单,我还没有可以思考这些言论是否正确的能力,所以只能被动接受。直到高中,我才开始逐渐有能力自己去辨别媒体上的舆论,可以有自己的思考、见解。
现在的我,比较想找回以前的那种有趣。人生苦短,有趣很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