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狗菌。文章篇幅较长,分成三篇来详细说明,这是最后一篇,建议先收藏,有时间慢慢看~
片子拍糊
因素1 规范拍照姿势
焦平面准确,片子仍有可能拍糊,主要由相机抖动引起。想要获得清晰的图像,需要握持相机静止不动以使相机抖动最小。
标准的相机握持方法——取自相机说明书
1. 右手紧握住相机手柄。
2. 左手托住镜头下部。
3. 将右手食指轻轻放在快门按钮上。
4. 将双臂和双肘轻贴身体。
5. 两脚前后略微分开站立,以保持稳定的姿态。
6. 将相机贴紧面部,从取景器中取景。
因素2 安全快门
拍照姿势再规范,手持相机拍摄仍然有极限,即通常情况下使出片不模糊的最慢快门速度,称为安全快门。安全快门并非一成不变,它与所使用的镜头焦距密切相关,一般来说——
安全快门速度 = 1/焦距(全画幅)
对于残画幅,需要乘以焦距转换系数,佳能乘1.6,尼康乘1.5,一般相机说明书会列出实际焦距和等效焦距参数,可以算出焦距转换系数。
安全快门是针对手持相机拍摄的,一些稳定的措施可以降低安全快门的要求,比如手肘托在桌面上、身体靠在墙壁上或者采用独脚架。
但是遇上弱光环境,比如拍摄星空可能需要曝光十秒以上,安全快门就没有什么意义了,这时候需要用上三脚架来稳定相机减少抖动。在拍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三脚架稳如泰山。
因素3 手按快门产生抖动
当快门速度很快时,手指按下快门的一瞬间引起的相机抖动可以忽略不计,当快门速度慢于安全快门时(确保正常曝光不得不作出的牺牲),这种按快门引起的相机抖动就不能够忽略了。
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将相机的快门驱动模式设置为【自拍:2秒/遥控】或者【连拍】,狗菌推荐使用前者,可以省掉不少后期选片的工作。
当使用三脚架进行长时间曝光创作时,手按快门引起的相机抖动也不能忽略,最好准备一根快门线来控制快门,或者用【自拍:2秒/遥控】模式拍摄,避免曝光过程中人为引起的相机抖动。
因素4 快门慢于主体速度
如果拍摄主体不动,到这里就基本讲完了,但大部分场景尤其是人像,存在动态过程,需要抓拍精彩瞬间,如果快门速度慢于主体运动速度,导致的结果就是拍糊了,无法定格主体。
假设一个妹子突然回头对你微笑(妹子是不可能有的),你觉得很美好,随手拿起相机“咔嚓”一声,也侥幸抓拍到这一精彩瞬间,结果脸部拍糊了,求此时心理阴影面积。
拍摄运动物体,快门速度的选择基于四个因素:1、运动物体的速度;2、运动物体的方向;3、运动物体的距离;4、摄影镜头的焦距。——取自《纽摄》部分内容
简单来说,就是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同一点在相机取景框内移动的距离,快门速度高于这一速度就可以定格运动的主体,拍出清晰的片子。
分享一些常用的快门速度:飞行中的鸟类不能低于1/2000秒;体育运动1/500到1/1000秒之间;情景街拍1/250到1/500秒之间;风光1/4到1/125秒之间,数据仅供参考,以现场拍摄为准。
这一因素导致拍糊并不是由相机抖动造成的,但还是归纳在拍糊这一类中,另外在人像拍摄过程中,为了避免错过精彩瞬间,可以开启【连拍】模式,总能抓拍到一张主体清晰的片子。
针对相机抖动,不少相机都具有防抖功能,主要分为光学防抖、电子防抖和机械防抖,具体原理省略一千字,那这防抖功能靠不靠谱呢?
对于可能会拍糊的照片来说还是靠谱的,但是对于可以拍清晰的照片来说却是牺牲了部分画质,反正狗菌镜头的防抖功能从未使用过。
拍出清晰照片
狗菌罗列了所有可能导致片子失焦的情况,针对每种失焦情况都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避免方案,如有不足或补充,欢迎留言交流~
看到这里,狗菌相信你们一定能够拍出一张清晰的照片(虽然不看也可以,手动狗头),但是照片一定要拍清晰么?答案显然不是。
狗菌第一篇就说到,“除开那些故意拍糊的”,片子拍清晰是基本功,技术服务于内容,内容决定片子是否需要失焦。其实也有部分糊片并非刻意为之,这些都是后话了,片子清晰不是绝对的。
还在等什么,赶紧拿出相机,拍出一张让自己满意的清晰照片吧。原创不易,如果喜欢或者觉得有用,欢迎点赞收藏和转发~~耐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