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天,我们会明白:自己是普通人,孩子是普通人,父母也是普通人,而普通人就会面对很多自己无力而为的事情,这时候,接纳、接受,不要挣扎,去放手,去托付给适合的人,会更好。
经历了近两年的亲力亲为地辅导作业,还是决定,放放手吧,时间、精力都付出了,但是,基本习惯依然无法培养起来,于是,承认自己在辅导作业这方面力不从心,无法陪伴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成为最好的他,那就让更适合的人来做这件事吧。体验了一周,感受到了轻松,早知道如此,应该早点放手。
从小朋友进入小学开始,第一学期,信心满满地把晚上所有时间都投入了这件事情上。下班路上,急匆匆地赶路,就为了早几分钟到家;进门边吃饭边看着他做作业;放下筷子,就投入了陪伴练字的环节......一个学期下来,基本笔顺写得歪歪扭扭,东倒西歪,我讨经来的各种方法也无法施展魔力,于是,报了一周一节的练字课,在课堂上,老师的指导下,渐渐地写出了规范工整的字,但是转回到日常作业中,依然潦草,并没有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作业实战中。经过一年的一周一次的课堂学习加家里生字的练习,依然并没有改变作业潦草的状况,主要环节困在了“居家练字”这一块,并不会以练字课堂上的要求来写,动不动会提各种借口“太多了”“太废时间了”......在磨磨蹭蹭之中,时间溜走了,兴趣也被消磨了,字依然练不好。
在受到了内外刺激之后,决定,就专注于一件事“练字”,但是如何练好呢?经过了我自己教、每周一次的硬笔书法课程的学习,都无法达成效果,那么,就只能换角度去思考:“他的关键问题在哪里?”--习惯;“怎么能养成这个习惯?”--每天定时定点操练;“谁来指导”--找专业的人......通过一个个问题的答案,想到了去找一个每天看管练字的专业人士。当这个想法跳出脑海之后,就开启了一家家地询问,多数都无法满足这样不常规的指导方式,正当想要放弃之时,有一个老师突然联系并同意这样的方式。经过一周的体验,终于发现,我该早点这样做,既解放了我,也对他的习惯培养有效。
经过这件事儿,又获得一个经验:自己努力也做不到理想状态的事情,就放过自己,去让更擅长的人去做,把自己解放出来,把时间和精力留给自己更擅长、喜欢的事情上,是一个双赢局。对方因为提供了专业的价值,获得了相应的报酬;自己释放出了更多时间、精力,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中去,也会获得相应的收益,当然了收益最大的是孩子,因为有老师的专门指导,能够指导在哪个地方改进、如何改进,能够获得快速的成长。







网友评论